时间:2024-08-05 11:18:49 来源:作者:匿名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了“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等一系列任务目标,为我们推动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融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教育理念和实践,是指在普通教育系统内,为包括特需儿童在内的所有学习者提供一个公平优质的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独特需求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同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个人的最大潜能,常被视为特需儿童融入社会的起点。
新学期伊始,良渚第二小学的小路同学(化名)的班主任和学校资源教室的特教李老师上门进行了家访。“这几年上学没少闹腾,自从加入李老师的资源教室课程,孩子闹脾气的次数少了,也会主动做作业了。”说起小路的进步,小路妈妈认为离不开特教老师的加入。班主任孙老师也说:“虽然小路到资源教室接受个训辅导才一个多月,但进步真的挺大,上课也不随意离开座位了,作业提交的质量也明显提升不少。”
在杭州余杭,像良渚第二小学这样有专门特教老师入驻的学校一共有13所,这是余杭区在杭州率先实施“融爱余杭”融合教育项目的一大创新。该项目由余杭区残联与余杭区教育局携手杭州钱江人才、恒星乐乐特殊教育专业团队共同推进,采取“定点教学+巡回指导”教学形式,为全区227名孤独症、学习障碍等特需儿童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融合教育服务。
在实际教学中,特教老师们入驻校区后,可立足资源教室管理,切实关注特需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做好康复训练课程和辅助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普通班级。同时,加强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对融合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
余杭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梁松英表示,为更好破解全区特需儿童“融合教育”发展难题,余杭构建全方位特需儿童关爱服务模式,推动科技助残“硬核”力量与融合教育“温情”相融,努力为每一位特需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
针对随班就读的特需儿童存在的学习障碍,9月26日,余杭区“融爱余杭”项目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余杭、瓶窑、良渚三片区同步开展示范课与个案研判教研活动。活动通过个训示范课、个案研判的展示,开展关于学习障碍类型以及应对策略的讨论,切实提高片区内资源教师的实操能力,让片区内特需儿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个训课的环节,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积极参与,全程都能很好地与教师互动,可见他们都很喜欢日常资源教室的课程。孩子在资源教室感受到了理解和尊重,这样的教学环境支持,使得学生更好地遵守课堂常规,融入到普校的教育环境。
暑假期间,“融爱余杭”项目还在瓶窑第一小学和闲林小学中心校区贤和校区成功举办了2期融合夏令营活动,让适龄孤独症及其他心智障碍儿童与普通学龄儿童共同参加团体运动大社交课程,通过运动和游戏的趣味形式,在自然融合环境中帮助特需儿童提升了“观察-注意-模仿”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为他们带来了显著和可持续的成长变化,让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等民生实事项目暖心可感。融合夏令营活动被浙江卫视等媒体广泛报道,让融合教育的理念获得更多人的了解和关注。
为发挥好“融爱余杭”项目的康教融合示范引领作用,余杭还创新开发了融合教育数字化平台。平台通过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教育服务,支持在校资源教师做好学生档案管理、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记录和效果考核管理,同时用可循证、科学的方式支持心智障碍儿童能上学、上好学。融合教育数字化平台的探索实践得到了中国残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为推动融合教育研究走深走实,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特教教研员陈瑛带领余杭区特教教研团队和第三方团队一起,展开了相关课题研究。希望通过“融爱余杭”项目探索如何立足于学校一级的资源教室运作机制,使学校一级的资源教室承担起“校级资源中心”的功能,赋能余杭、瓶窑、良渚三片区资源中心,辐射全区十二镇街,更好推动余杭融合教育全面发展。
“融爱余杭”项目的实施,不仅为特殊需求儿童提供了更好的教育环境,也为余杭区特殊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余杭区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特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更多孩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shehuijiaoyu/5623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