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蹲麦田被误当反面教材:不是“无用”恰是“大用”

时间:2020-06-26 03:16:42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福建省宁德市

导读:本文是由福建省宁德市网友投稿,经过人情世故的拼音编辑发布关于"博士蹲麦田被误当反面教材:不是“无用”恰是“大用”"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博士蹲麦田被误当反面教材:不是“无用”恰是“大用”

博士蹲麦田被误当反面教材:不是“无用”恰是“大用”

▲林文在田间采样。图片来自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官网。

堂堂博士,竟然被人视作不好好读书的“反面教材”,对于这剧情,你是奇怪呢,奇怪呢,还是奇怪呢?

据媒体报道,33岁的林文是中科院博士,毕业后到山西农学院任教,因为常年蹲麦田做研究,被不少人误认为是农民,还被当成反面教材教育孩子:“你看,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像他们一样种地”。消息一经传出,引发热议。

不是坐实验室或当金领,而是常年蹲在麦田里,林文的身份被误会,当然不能怪那些村民。毕竟,田里的林文跟他们想象中的博士形象,实在是判若霄壤。

但退一步讲,若林文真的是读了博士后务农,就是“没用”吗?这么问并不是乱设标靶:从舆论场中部分人的反应看,他们觉得“农学博士下田做研究被当务农”很好笑,但却不认为“务农=没出息”的逻辑有不妥之处。

可种地就是无用吗?“职业无贵贱”“不以挣钱论成功”,就算不谈这些旧道理,从人生际遇的角度看,每个人的人生际遇不同,成为农民不都是因为不好好学习;从新兴职业农民的角度说,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无农不稳”,在三农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今国内也正涌现出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有知识、懂技术、用网络,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

所以说,把田里的中科院博士当做农民,虽说是误会一场,却同样令人深思。即便林文真的是农民,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孩子也不合适。

更何况,林文这样不是“无用”,而是“无用之用,其用甚大”,是有“大用”。

农业研究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能做出造福无数人的科学贡献,就离不开其几十年如一日深入田间地头观察实践。即便如今名满天下,仍然是专注于田畴的“一介农夫”。干瘦、黝黑、小平头,同几十年前最初进入大众视线时一样,袁老似乎没什么改变,即便年届九十,他也是几乎每天都要去试验田“打卡”。

与袁老这样的“前浪”相比,林文们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后浪”。但就扎根土地这点而言,他确实坚守了科研精神,他常年蹲守麦田,也有助于“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据了解,林文致力于研究旱作小麦水分和肥料的高效利用,探究“以肥调水,以水促肥”的新技术。对于地处黄土高原,干旱缺水、土壤比较贫瘠的山西,这项技术极具意义。林博士团队的技术推广之后,小麦产量屡屡刷新纪录,平均亩产从323公斤到710公斤(2017年),731.4公斤(2019年),每亩增收200元。

出生于农村,主动选择学农,希望自己能用所学服务农村——林文称得上一位优秀的“新农民”。我国农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林文”们。容易被误会的他们,恰恰很好地证明了读书与学习的价值,也是用知识真真切切地为社会福祉总量做了加法。

□胡欣红(教师)

编辑 孟然 校对 李立军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gaozhongyingyu/41368.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