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时间:2020-06-17 09:14:53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浙江省永康市

导读:本文是由浙江省永康市网友投稿,经过人面狗心编辑发布关于"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电视剧《小别离》中,家长把孩子偷偷写的小说斥责为“破东西”。

在发酵了几天之后,有关缪可馨在作文课后坠亡的争论依然没有消散。

相反,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曝出,网友的观点反而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撕裂。

一开始,事件主要的信息点在于女孩上了两节作文课后爬上栏杆坠亡,大家本以为这又是一场批评导致孩子冲动轻生的悲剧。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而它真正在互联网上掀起第一波舆论热潮,则是因为后来流传出的这份作文批改截图。

在截图中, 缪可馨一篇对于《三打白骨精》的读后感,被红笔进行了大面积的修改。

不仅删去了对“青砂罐”“绿瓷瓶”这样的细节描写,也删掉了“又累又渴”这样的故事背景。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而尤其引起争议的在于“读后感”的“感”这一部分。

缪可馨在这一部分写道:“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这段文字旁边,一个明显是老师批改的笔迹写下了“传递正能量”这几个字。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于是,大多数人都会在心中勾勒出这样的场景——一个小学生在读后感中表达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思想,却遭到了老师无情的批评和扼杀,最终导致她结束自己的生命。

正因如此,这张截图被曝出时几乎激起了所有人的愤怒,一时之间,对老师和学校的讨伐到达了顶峰。

然而随后,老师、家长的多方发言让整个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先是缪可馨的家长称,有人匿名告诉自己,老师在批评缪可馨负能量的同时,还打了她一巴掌,怀疑与孩子轻生有一定关联。

然而根据批改作文的袁老师说法,当天除缪可馨外,还有其他多名学生被要求修改作文。

而自己两次批阅时都是语气平和,并未批评大骂。

当地官媒也于12日发表声明称,“联合调查组共走访45名班级学生、3名校方老师,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而针对网上有关“乱改作文”的批评,袁老师表示,除了“传递正能量”几个字时自己写的之外,本子上所打红叉、波浪线、横向等修改符号,都是缪可馨自己划的。

当地官方也支持了袁老师的这一说法。

如果调查组得到的消息属实的话,那么整个事件似乎指向一个结论——

尽管袁老师的作文批改标准依然有待商榷,但在整个事件中并未直接扮演恶人的角色。

然而对于这样的结果,很多网友显然并不买账。

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是,尽管没有证据能说明袁老师在悲剧发生当天的作文课上存在打骂行为,但她确实曾于去年10月打过 缪可馨一个耳光。

缪可馨家属提供的聊天记录证实了这一点。据孩子当时的说法,她只是有些感冒于是拿纸巾擦鼻子,被老师以为她上课在做小动作。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当地官方也承认了这次掌掴的存在,但表示与此次事件并无关联。

更加让网友感到愤怒的是,袁老师的体罚学生行为似乎并不是偶然为之。

根据袁老师曾教过的一名学生小郝的说法,袁老师确实很喜欢扇人耳光,有一次在全班同学前扇了自己十几个耳光。还会拿书,教棍,三角尺这样的工具打人。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小郝同时还说,袁老师还很喜欢嘲讽同学的作文,当年自己的作文曾被批评,当时很难受。

这也让一些人不禁开始猜测,缪可馨是不是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对待。

很多人认为,即使打骂和侮辱并未成为悲剧的直接导火索,这样习惯性的体罚式教育或许也是重要诱因。

当然也有网友表示,在真相尚不明确时贸然对袁老师进行攻击,是不公平的。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正如我们曾在“钟美美”事件中谈到的那样,在家长和学校诉求的不断拉扯中,不少受“夹板气”的老师已经成为了新的弱势群体。

这不禁让人会警惕,如果因为生命已逝就不由分说将错误扣在老师头上,是不是又 对这一群体构成了新的暴力?

另一个争议点在于那篇被写上“传播正能量”批语的读后感。

如果说袁老师对于缪可馨的行为是否有责任,需要更多的事实来判断和佐证。

那么有关“作文评价标准”的讨论,似乎是一个更加宏大、更加难以争论出结果的议题。

自媒体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在前几天发了一篇名为《袁老师这作文改的什么玩意》的推文,文中表示作文“一共不过三四百字,被老师挥舞红笔,删得七零八落、体无完肤”。

六神磊磊的理由是,作文中很多被打上删除记号的文字,明明是孩子对书籍和生活的细致观察,能让故事更活灵活现,不该删掉。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至于“传播正能量”这五个字的批语,更是抹杀了小姑娘在文中体现的一切独立的思考、有趣的个性。

反倒是缪可馨在文中说《西游记》是罗贯中写的,这样明显的错误袁老师却看不出来。

这无疑反映了众多网友的心理,但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比如另一个自媒体号“三表龙门阵”就提出,按照缪可馨笔记中的作文结构要求,她在读后感中引用原文的段落过多,“议”的部分较少,且没有用实际例子进一步烘托。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而老师对于引用原文的冗余细节进行删减,并提醒她对观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论证,在现有的教育框架下是没什么问题的。

到这一步,网友的争论已经从事情本身上升到了教育方式的争议,对于“老师该不该这样改作文”的态度也显得犹豫不决。

这种犹豫显然根植于人们对应试教育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每一个经历过语文考试荼毒的人都不得不承认,按照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练习“有规制的写作”,是所有人学生时代的必经之路;

但另一方面,我们却又不愿意看到一代代的孩子继续被应试作文的套路所束缚。

如何平衡应试教育和孩子的思维创造力?如果这起悲剧能让全社会就这一层面的问题进行反思,也不失为一场有意义的讨论。

然而今天,当地宣传部的一个回应激怒了几乎所有人。

在澎湃最新的一段采访录音中,金坛市委宣传部确认称本子上的修改符号系学生所画,同时还指出缪可馨的作文涉嫌抄袭。

其实早在通报之前,就有人已经发现,小姑娘那段被不少人赞美“有想法、有深度”的读后感,与网上某个答案几乎一模一样。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但是正如不少为其辩护的网友所说,从网上、书上摘抄句子,不仅是我们接受的语文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是被认为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

更重要的是,当学校和老师被一场悲剧置于风口浪尖,“抄袭”这个词从官方嘴里说出来,总带着一股避重就轻的意味。

有网友就认为,不去反思学校或家庭教育问题哪里出了问题,反而纠结于受害者一个小学生的读后感有没有抄袭,实在是一种冷血的做法。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事实上,在整个事件中,相关各方的冷漠早就已经让不少旁观者都不寒而栗。

根据缪可馨班级家长沟通群的一张截图,有家长悲剧发生后还在群里发言,号召大家“给袁老师点个赞”。

而群里的家长们也积极响应,齐刷刷地在下面排队点赞。直到2个小时以后,才有人提出,这个行为可能会对缪可馨家人增加伤害。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用另一位自媒体人“呦呦鹿鸣”的话说——

不在现场的家长们并不在现场,怎么会知道事情真相知道谁对谁错呢?他们依据什么点赞,而点赞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家长们齐刷刷为老师“点赞”,是一群无灵魂僵尸以“正能量”为名在宣示着力量。

而学校除了在时间点和具体细节上极力解释外,也从未就缪可馨在上学期间出事,对其家人进行道歉。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有网友对学校的冷漠态度表示反感。

对于普通网友来说,缪可馨的悲剧之所以引起了如此大的关注。

不仅在于这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也是因为它刚巧击中了全社会对于学校教育的情绪。

正如整件事引爆舆论的第一个契机,是作业本上“正能量”那三个字。

缪可馨留下的那几页作文纸,几乎击中了所有成年人的内心,勾起了他们被考试作文支配的恐惧。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每一个小学生,都写过这样的排比句。

在长期的学校教育中,高分标准似乎都是与孩子的天性是截然相反的。

正如电影《银河补习班》中所呈现的那样,邓超带儿子去 感受自然界的一花一草,并告诉他写作文最重要的是“真实”。

结果孩子真心实意写出来的文章,却被评卷老师集体定性为“偏题”。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尽管电影中给出了治愈向的结局,但并不代表现实中的教育矛盾就会得以化解。

而陷入模式化规训方式的又何止作文这一项,每个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都曾面对自身天性与考试规则的冲突。

就算我们在怎么为应试教育的必要性辩护,也不能忽视孩子在这个规训过程中的痛苦。

而如果这个过程发生在一个冷漠、缺乏关爱的环境当中,这种痛苦或许就变得更加难以忍受。

正因每个人都明白应试教育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人们才会对作业本上的“正能量”如此反感;

也正因人人都曾经历过或轻或重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才无法轻飘飘地说出“这孩子的心理素质怎么这么差”这样的话。

为什么说每个人都该关注缪可馨的悲剧?

或许最后的结果会显示,老师在整起事件中确实没有明显的过失。

但是学校作为影响孩子人生的重要角色,到底有没有值得反思和提升的地方,能不能与家庭更好地平衡与配合,似乎也都值得探讨。

这也是大多数义愤填膺的人所希望的——

希望一个12岁小女孩的悲剧不会沦为口水战,希望能推动社会在教育、道德等领域的反思和改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变成一场无意义的甩锅游戏。

为缪可馨愤怒

也是在为我们自己愤怒↓↓↓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gaokao/40565.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