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24 18:22:45 来源:作者:匿名
所有重视英语教育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孩子应该几岁开始学英语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度有3岁、6岁、12岁等各种各样的说法。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孩子语言学习的规律说起。
美国语言与神经科学专家怀尔德·彭菲尔德(Wilder Penfield)与拉尔马·罗伯茨(Lamar Roberts)在1959年率先提出了“语言学习具有关键期”(CriticalPeriod Hypothesis)理论:
在关键期内,由于生理因素的作用,语言的习得最为容易;一旦错过这段时间,语言的习得能力就会减弱。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年时的语言学习是“纯自然”的行为。
观察发现,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孩子能比成人更熟练地掌握和使用第二语言。他们还通过大量实验推断,大脑对于“语言”的自然可塑性会在9岁时关闭。他们认为,任何外语学习都应该发生在9岁之前。
关于孩子学习外语的敏感期到底截至几岁,目前尚无公认的说法,但比较多的研究认为是在“青春期”(puberty)以前。
然而,“青春期”是一个比较泛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10~20岁。所以,上述那段话可以理解为,在10岁以前开始学外语,才比较有可能在语法、语音等方面达到与本土人士相仿的水平;而在此之后,不管在此外语环境下居住多少年,都很难实现这个目标。
事实上,“10岁以前开始学外语”已经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指南了,我们接下来看几个关于辨音、语法、口音方面的“敏感期”更细化的研究分别是怎么说的。
华盛顿大学的学习和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帕特丽夏·库尔(Patricia Kuhl)研究指出:每个婴儿刚生下来都可以分辨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发音,但这种能力在6~12个月的时候急剧下降。在1岁以前,如果孩子没有听过某种语言的发音,在1岁时他很可能就丧失了分辨这种语言发音中微妙差别的能力。
比如,日语的发音中没有[r]和[l]的区分,而英语中是有的。如果一个日本的婴儿在1岁以前没有听过英语中[r]和[l]发音的话,很可能在1岁后,他就无法区别“rake”和“lake”中的发音差别了。其实不用去看日本人的例子,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南方人n和l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
其实他们可能不光是嘴巴发不准这几个音,而且耳朵也听不出这几个音的区别。由于他们从小听到的方言里并没有[n]和[l]、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所以从听觉上就已经丧失了区别这种微妙差别的能力了。
当然,通过后天的训练,还是有可能重拾这种能力的,毕竟孩子小的时候脑部发育很快,可塑性还很强。但是年龄越大,重拾这种能力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大(甚至可能再也无法获得)。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对一群中国和韩国的移民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移民人士对英语语法的敏感度与其受到的语言训练的多少、努力程度、在美国的生活时间等基本无关,而与其移民到美国时的年龄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发现,只有在7岁以前移民的那些人,对英语语法的敏感度可以和本土人士相媲美。7岁以后移民的人,其语法的敏感度随着其移民年龄的增加明显下降。
一些在美国生活很久的中国人,或者国内顶尖外语学校专业八级水平的人说英语,乍一听说得都很流利,但是仔细一听,各种单复数不分、“He”和“She”不分的情况比比皆是。
因为在中文里,没有单复数的概念,而“他”和“她”也是同一个发音。所以,很多初中以后再学习英语的人,即使是成年后在美国生活多年,说英语的时候受中文的影响还是非常严重;不管多努力,其语法的敏感度想要达到美国小学生的水平,都是非常困难的。
在学习发音的问题上,美国双语习得领域的专家汤姆·斯哥沃(Tom Scovel)率先提出一个观点,他把人们说话发音的过程看作是一个纯“物理”动作。就好比我们张嘴吃饭、眨眼睛一样,发音也是一项动作,是神经控制肌肉的结果,而与人的认知发展无关。
斯哥沃认为,如果我们小时候只有母语的输入,那么大脑对于母语发音的神经肌肉活动会特别熟悉;而当人们很晚再进行第二语言的输入时,大脑需要克服原来已经熟悉的神经肌肉活动路径,再创造出一套新的路径来。这种改变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得越发困难。
因此,大部分的第二语言学习者都无法摆脱“说外语有口音”这一现象,并且外语学得越晚,口音问题就会变得越严重。
这一点也很容易理解。比如很多南方人到北京上大学之后留下来工作生活,即使定居多年,说起普通话来也还是会带有明显的南方口音,儿化音永远说不地道,一听就知道是南方人;但是当他们的孩子在北京出生后,从小耳濡目染北京本地人的普通话,很容易就习得了一口地道的京腔儿化音。
再比如从小移民国外的孩子,说起英语来也往往非常地道,只听声音不看脸基本听不出来是亚裔。
当然万事总有例外,十多岁移民美国后发音依然地道的也大有人在。
艾伦·莫耶(Alen Moyer)专门对这些“大神”们做了研究,他发现错过了关键期依然发音地道的外语学习者有两大共性:
第一,他们对语言学习有非常大的内在动力或需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特别喜欢说外语,不说外语就无法生存;
第二,他们大多都有一个阶段刻意模仿本地人发音,然后认真修正自己的发音。
这种刻意修正与语言的自然发音习得过程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这个正音过程是相当痛苦的。
所以,既然研究者已经告诉了我们一条比较容易的路径,就是让孩子在母语发音还没有那么顽固的时候就开始输入第二语言的发音启蒙,让他们有机会说一口纯正地道的外语,不用等到过了“敏感期”再破釜沉舟痛苦地硬练发音,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shiyongyingyu/47154.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