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请正视:语言暴力是一把凶器,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永久创伤!

时间:2020-09-08 14:12:07 来源:作者:匿名

导读:本文是由匿名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家长请正视:语言暴力是一把凶器,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永久创伤!"的内容介绍。

对每个人来说,他人都是一面镜子,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自我。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经说过,语言暴力真的会变成一把凶器。

幼年时期形成的负面心理场,一生无法释怀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案例,一个女孩兴致冲冲地买回生日蛋糕给妈妈庆祝生日,女孩对妈妈说,“以后我养你”。结果妈妈非但没有高兴,反而说了一句,“我可不用你养,我有你弟弟呢”。

女孩瞬间呆住了,她把蛋糕从窗户扔下楼,从此再没跟母亲说过话。多年以后女孩结婚生子,仍然无法原谅自己的母亲。母亲发微信说想看看孩子,女孩只回了一句,“让你儿子抱孩子回去”。

家长请正视:语言暴力是一把凶器,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永久创伤!

“即使过去几十年了,这句话想起来,我依然痛心,非常非常痛心。我永远不会原谅她。”女孩说。经过这么多年女孩仍然无法原谅自己的母亲,只因当初母亲的一句话。

心理专家认为,教育者微小的心理变化如果表现在脸面上和语气中,甚至嘲弄辱骂中,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强大的辐射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以偏概全地定义内化孩子的三观

一个网友形容自己的童年是灰色的。

“我性格比较内向,小时候胆小不敢跟小朋友一起玩丢手帕,我想等他们从我家走了再从房间里出去,被我奶奶看到了之后,她就跑来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阴阳怪气,死气沉沉的!一点小事没做好,会有一堆‘你说你有什么用!’‘找个东西找不到,你是不是眼瞎!’的数落。”从小每次听到奶奶这样的责骂,他都会感到很难过。

长大以后,他内心一直很自卑,不懂得如何表达爱,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表现得很敏感。

孩子的三观尚未形成,如果以偏概全来定义就会被孩子内化,内在的批评声音随时都会活化。

每当失败时,这种批评声音便会成为一种思维反刍式的喋喋不休:“你没用、你永远做不好、你去死了算了”。负面的定义一旦形成,就会无形中加重孩子的自卑感。

家长请正视:语言暴力是一把凶器,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永久创伤!


青少年犯罪来自幼年遭受的语言暴力

近年来,尽管青少年的人口总数在下降,被法庭判刑的未成年罪犯的数目却增加超过一倍。一个鲜为人知的研究表明,在中国,青少年犯罪与童年时期遭受语言暴力之间有强烈的联系。

但是对儿童的语言暴力是一个禁忌话题,既不会被广泛讨论也不易被察觉。

“猪脑子,怎么不去死,废物,就知道吃……”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邹泓表示:”同伴或老师实施的这些语言伤害,还会给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种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恶毒的,对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

自尊心极强、敏感的孩子,会把父母的这些不经意的责骂放大,从而产生愤怒,甚至仇恨。孩子在成年以后,待人接物会表现出偏激,愤世嫉俗甚至穷凶极恶。

家长请正视:语言暴力是一把凶器,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永久创伤!


拒绝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不仅仅是指一句话,说话的方式、情绪、使用的字眼都会产生巨大的杀伤力。

对待同一句话,不同的语气语调和用词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孩子想让你带她去动物园,而你恰好手上有工作要做,如果你说,“抱歉宝贝,妈妈手上有工作,改天妈妈带你去可以吗?”这样的表达方式对孩子来讲,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你只是表达事实而已。

但如果你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没有看到妈妈在忙吗?你怎么总是添乱?”这种表达方式带有批评性,敏感的孩子就会觉得,是自己影响到妈妈,是自己的错,事实上,这已经对孩子的内心产生了伤害。拒绝语言暴力,是否应该从当下开始?

1)放低音量,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当我们遇到孩子哭闹的时候,经常会用更大的声音去压倒孩子,想把他镇住,但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孩子要么大声哭闹,要么高声反抗,双方的情绪越来越激烈,最后你暴打孩子一顿收场。

可孩子心里还是百般的不服气。这种情况下不如等孩子平静一下,降低自己的语调,这样做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会降低孩子的反抗,内心感到被尊重。

2)注意说话的措辞

在批评教育孩子时,运用适当的措辞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意思。

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虽然听起来有点生硬,但是,孩子能够明白,虽然爸爸妈妈是在批评我,但他/她还是爱我的。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孩子对家长提出的批评意见也更乐意接受。

3)正面表达你的期望,不要用反语或者挖苦讽刺

我们说拒绝语言暴力,不是说不能骂孩子。在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正确的声调、语气和措辞外,家长还要注意把你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解释给他们听。

比如你可以说,我希望“你遵守纪律”,而不是说,“你怎么能不遵守纪律呢?”两者虽然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表达方式不同带给孩子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对于孩子而言,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语言是用来表达爱的,包容是最大的力量,别让我们的一时口舌之快给孩子造成终身的遗憾。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jiangzhangbang/47043.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