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加大逆周期政策调整力度从危机中寻机会

时间:2020-04-11 02:45:18 来源:新浪教育_新浪网作者:云南省开远市

导读:本文是由云南省开远市网友投稿,经过饥不择食打一字编辑发布关于"陈新光:加大逆周期政策调整力度从危机中寻机会"的内容介绍。

  编者语:

  上海大学MBA中心公众号推出“师之灼见”专栏,与您分享上海大学MBA的教授、业界专家与企业导师们的灼见真知。“师非道也,道非师不帱;师非学也,学非师不约”。

  新冠病毒全球防疫形势严峻,这是一场人类的浩劫。健康威胁、经济消减,无一不让世界人民热切期盼疫情的退散,温暖的再临。全球疫情蔓延,而在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斗争中,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已见成效,现存确诊数不断减少,经济开始回温,武汉也已迎来城市重启,但受疫情冲击严重的经济仍需慢慢复苏。

  上大MBA师之灼见第十一期特邀嘉宾:上大MBA校外导师、上海市统计学会副会长、光明网产业经济专家——陈新光博士给出专业建议:“加大逆周期政策调整力度,从危机中寻求经济发展机遇”。

  本文目录

  一、三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超预期回升

  二、疫情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将进入衰退

  1、从短期看,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冲击剧烈

  2、从长远看,疫情蔓延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3、美国推出财政刺激计划

  4、部分国家采用战时经济管制措施

  三、坚持“以我为主”,夯实“六稳”基础

  1、我国经济全面回升基础还不牢固

  2、做好世界供应链破坏的充分准备

  3、加大逆周期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对世界发展的冲击不断扩大和加深。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正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努力降低疫情影响,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超预期回升

  3月31日,由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在2月份大幅下降基数上环比回升,其中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4月1日由民间财新中国公布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1%,较2月份历史低点回升9.8个百分点。无论是官方PMI,还是民间PMI,均表明我国企业信心、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市场需求均有明显恢复,呈现出生产端恢复好于需求端、新兴产业恢复好于传统产业、大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恢复好于中小企业、国内需求恢复好于国外需求等四个显著特点。

  三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超预期攀升,其最显著的亮点是PMI指数超预期回升,释放出企业复工复产的积极信号,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96.6%,较2月调查结果上升17.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企业复工率为98.7%,上升13.1个百分点。3月份,21个制造业行业PMI均有不同程度回升。除价格指数外,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的各分项指数均有所回升,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市场供需有所改善,企业采购环比增加;二是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企业预期有所回升;三是新动能恢复较快,高技术制造业PMI高于总体;四是不同规模企业均有回升,大型企业复苏相对较快。

  但疫情作为外生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短期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防止疫情外部输入的形势严峻,也不可避免带来了流动性受限,无疑会给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旅游餐饮、文化娱乐等直接带来冲击,短期内也必然会对中国就业增长、消费增长、外商投资预期等产生影响,带来短期经济增长预期下行。这表明我国复工复产的压力依旧很大,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疫情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将进入衰退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呈快速蔓延态势,严重程度远远超过想象,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一定压力。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在3月3日曾发表了一个报告,认为在乐观的情况下,疫情冲击会导致全球经济2020年全年增长2.4%,相比去年下调了0.5个百分点;如果疫情延续到下半年,蔓延至欧洲、北美等其他地区,将会下滑到1.5%的水平。

  1、从短期看,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冲击剧烈

  冲击首先在金融市场体现出来。当疫情开始在欧洲和北美蔓延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在3月9日开始的两周内,欧洲和北美的股市出现了暴跌。美国三大股指发生了四次熔断,跌幅近30%, VIX恐慌指数从40上升到400,充分显示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完全没有信心,为192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为惨烈的暴跌。全球疫情的发展和蔓延,短期内也会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波动和全球资本市场、期货市场、金融市场带来冲击和影响,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

  2、 从长远看,疫情蔓延将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预测者对经济前景的判断,国际大投行纷纷下调其经济预测,大部分机构都将美国全年的增长率调至负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3月23日的G20财长会议上发布了该组织的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负增长,并明确指出疫情的严重性将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般而言,全球经济衰退的概念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低于2.5%,从目前情况看,经济衰退已经基本没有悬念。

  3、美国推出财政刺激计划

  美国面对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市场波动,首先由美联储做出快速反应,将联邦基金利率一次性调降至0-0.25%,并宣布实行无限制的量化宽松。同时,美国国会快速通过了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这表明,这次因疫情冲击至少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其影响已经超过了10年前的那场危机。如果疫情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不排除出现类似于1929-1933年全球大萧条情形。

  4、 部分国家采用战时经济管制措施

  疫情的蔓延加剧了全球的经济危机预期,出于对经济的恐慌,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用战时的经济管制措施,其中粮食问题首当其冲。目前,俄罗斯暂停出口去壳谷物;哈萨克斯坦则是禁止小麦粉、糖、葵花籽油的出口;越南停止了大米出口;塞尔维亚已停止葵花籽油等货品出口等。民间的抢购囤积、国家间的粮食出口限制和政府出于战备加大采购,都存在不断推高国际粮价、加大扰动原有粮食供应链的风险。甚至可以预见,如果疫情终结继续遥遥无期,部分国家将不得不采用战争时期的口粮配给制来保证国民渡过难关。

  坚持“以我为主”,夯实“六稳”基础

  3月26日,G20领导人特别峰会呼吁,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斗争。3月30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宣布,将向国际社会募集5亿美元,用于支持100个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并在疫情结束后帮助这些国家恢复社会和经济发展,重振全球经济。

  1、我国经济全面回升基础还不牢固

  受疫情在世界蔓延影响,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堵点,使我国经济面临较大通胀压力。从3月份PMI看,当前仍需关注可能制约我国经济全面恢复的因素。从国内来看:一是目前需求端回升仍偏弱。企业接单情况较2月份转好,对订单不足的感受仍然较为强烈,在调查企业中占比达到52.3%,为2016年8月份以来最高值;二是企业资金紧张矛盾加剧。从制造业PMI调查看,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占比为41.7%,为2016年11月份以来最高值;三是劳动力供应不足。从制造业PMI调查看,反映劳动力供应不足的企业占比为19.6%,仍然处在近年来较高水平。为此,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更紧密地衔接起来,确保中国经济底部回升势头不断得到巩固与加强。

  2、 做好世界供应链破坏的充分准备

  当前,影响经济回升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的大流行,使全球的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遭到破坏,导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市场信心严重受挫。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深度融入全球化,由于欧洲、美国和其他地区陷入停滞的重要经济体的封锁措施,直接面临外部需求锐减的威胁。预计第二季度大部分时间世界经济将面临“停摆”,这不仅严重影响外需,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经济复苏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在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经济发展还将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后期走势仍需密切关注,必须抓紧研究提出积极应对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充分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3、加大逆周期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

  当前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短期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为此,要把经济全面回升的基础,放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这一点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审时度势,及时出台缓冲疫情影响的宏观政策范式,进一步明确宏观政策定位和实施的重点领域。

  当前,夯实我国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要坚持“以我为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一是做好外放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疫情工作,尤其是要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二是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更紧密地衔接起来,确保中国经济底部回升势头不断得到巩固与加强;三是国家各部委和各省市要出台多项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通过降准、降息等方式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紧张和融资难矛盾;四是发挥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根据中国经济逻辑的变化,寻求新的和数量级的投资领域,重点是包括新基建在内的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中心城市(都市圈基础建设)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

陈新光:加大逆周期政策调整力度从危机中寻机会

  陈新光

  上海大学MBA校外导师、兼职教授、《经管前沿-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授课教师、上海市统计学会副会长。

  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等职;担任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中国日报中文国际网国际专栏作家、光明网产业经济专家。

  近年来,先后发表国际关系研究和经济研究文章约200余篇,先后参加国家重点哲社课题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其他区部门课题20余项,先后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曾先后获全国统计系统先进个人、4项国家级先进个人,上海市先进统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gaokao/35349.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