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 教育常考知识点汇总

时间:2018-12-26 10:47:22 来源:高端教育网作者:zqq

导读:本文是由zqq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教师资格证笔试 教育常考知识点汇总"的内容介绍。

下面为大家汇总了教师资格证笔试教育常考知识点,请考生认真查看 ,预祝大家考试顺利。

教师资格证笔试 教育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制约。

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第二,决定受教育的权利。第三,决定着教育的目的。第四,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第五,决定教育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第一,教育培养政治经济体制需要的人才。其次,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和形成舆论作用于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第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

(3)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和经济制度。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其次,它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三是制约了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第四,它限制了学校的专业设置。

(2)教育促进生产力

教育产生劳动力,教育产生科学知识。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教育传播-文化的保存,教育的传播-文化的交流,教育的选择-文化的促进,教育的创造-文化的更新。

(2)教育的文化制约。

首先,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水平。其次,它制约着教育的传统和改革。第三,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4。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第一,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第二,提高人口素质;第三,改善人口结构。

(2)人口对教育的限制。

首先,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规模,决定教育需求的大小。其次,人口质量影响招生水平。第三,人口结构影响各级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个体身心发展状况是教育行为的基础。

1。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力

(1)内在论证。

(2)外部理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

(6)稳定性

(7)变异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的意义。遗传是从前代遗传下来的生物学和解剖学特征,如身体的结构、形状、感觉和神经系统,又称“遗传品质”。

首先,遗传素质是人类身心发展的前提,它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其次,遗传品质的差异对人类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2)成熟度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征,这为一定年龄段身心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和局限性。

(3)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首先,它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会、条件和目标。

其次,环境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但应注意的是,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可分为积极和消极。

第三,环境并不决定人的发展。

第四,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

(4)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1。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教育专业教师负责学校教育。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在影响人类发展方面的独特或特殊的功能。

首先,学校教育根据社会的基本要求来规范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直接价值,而且具有滞后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发展个体特殊能力和个性的功能。

(5)个人主观能动性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对客观世界的积极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这些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是统一的。从活动层面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面的因素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zixun/630.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