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6 09:06:54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看点 疫情面前,网课似乎让教与学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更加便捷高效。然而,大部分“中等学生”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也随之暴露无遗,并且与自律的学生相比,差距也会拉开,从而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如何培养一个“中等但出类拔萃”的孩子?如何避免培养孩子自控力时的两大误区?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建议与操作方法。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少年商学院 (ID: youthmba)
文丨Nana 编丨Mia
距离春节已经快过去两个月了,如果不是这场疫情,现在很多学生应该已经回到了学校。 但现在全国的老师和学生们不得不在“空中课堂”,在线教和学来代替线下的课堂。
网课平台的存在,确实解决了疫情之下,老师学生都无法返校、耽误学习进度的问题,看起来便捷又高效。
但随着开学日期一次次延后,各种问题也开始层出不穷:网络卡顿、直播间动不动被封、学生们在留言区刷屏等等。
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怨声载道,学生吐槽网课上课效率低,家长埋怨孩子上着网课结果就分神......
网课就像一个放大镜,让孩子平时上课时被忽略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给暴露得彻彻底底,这其中,超过70%是「中等」学生。
但也有一类孩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保持一种向上的力量,有强大的自制力。 比如前段时间微博热搜上的高三学生黄玉婷,被收治进方舱医院时,还背着一大书包的学习资料,每天早上根据学校的安排,进入“空中课堂”学习。
正如微博评论区有一位老师所说: 疫情过后,学生会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自律的会更加优秀,领先同龄人一大截;不自律的,就会远远落后。
可以说,疫情封锁的这一个月,也是人与人差距拉开的一个月,尤其是对大多数的「中等」孩子而言。
网课时代,中等学生两极分化
我们应该明确一个观点,“中等”从来都不是一个贬义词。
今天的优秀父母们,都流行养育 “中等但出类拔萃”的孩子,如果我们只是把中等理解为学习成绩,把出类拔萃理解为第一名,这样的“唯分数论”并不是我们提倡的。
在我们看来,那些“中等但出类拔萃”的孩子应该是学习中等但是知识面更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那在未来就比较容易出类拔萃。
2015年的时候,宾夕法尼亚大学总共收到了3万份本科学生的申请,但最终录取率仅为10%。实际上在这些申请书中,有85%的学生是达到了宾大要求的学术标准。
那些能在85%的人中脱颖而出的孩子,实际上都是非常有特点、未来有更大概率可以成功的人,而不是成绩最拔尖的那一批。
区别就在于孩子的底层能力差异:孩子只是学习好,还是学什么都很好。
因此在我们培养孩子的时候,其实应该更广度地从藤校培养人才、未来要培养孩子什么样的底层逻辑去考虑,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孩子轻易获取更多的信息,但并不都是有助于孩子知识拓展的信息。因此孩子即使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在网上搜索资料,也很容易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
唯有那些有强大自控力的孩子,才能够不受干扰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而自控力差的往往搜不了几条信息,就被游戏、广告等等分散了注意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提到某公司做过一项实验,让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实习生一块儿实习,用公司电脑搜索一些互联网知识,然后通过分析他们的互联网上网记录。
实验发现,越是重点院校的学生,保持专注度的比例越高,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工具寻找信息;非重点院校的学生则很大比例上难以自控,容易在信息搜寻过程中去看一些无关信息。
少年商学院的专栏作者南桥曾说过,对于很多05后、10后而言,网络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学习习惯,虽然网络提供了很多资源,但人们深度学习的机会却变少了。
这是因为现代资讯最大的特点就是碎片化、短小化,如果没有家长正确的引导,当孩子从小适应了这种短时间的信息刺激后,很容易注意力涣散,影响深度学习能力。
可以想象,一个在10多岁就已经注意力严重缺失的孩子,是无法在互联网上进行深度学习的,在未来成长中,他们和自控力强大的学霸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先从情绪管理入手
可能很多家长看到这,都会将孩子自控力归咎于电子产品的使用。但实际上,美国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 把青少年玩手机的行为分成了四大类:
被动消费:看电视、阅读、听音乐
互动消费:玩游戏、浏览网页
沟通:视频聊天和社交媒介
内容创作:用电子设备进行音乐或艺术创作
其中多数行为都是有益的。比如青少年在社群媒体上的自我表达、与人互动、探索有兴趣的事物……这些本身对青少年的生活是有正面影响的。
而且,一味地禁止或者限制孩子去接触互联网,在现在的大趋势下,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我们之前所说,不管是网课平台、还是智能手机都只是工具,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使用。
前两年,美国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就有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自制力(Self Control)对于成年生活质量,有延续一生的影响,美国小学也非常注重对于孩子这一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专栏作者小媛老师在美国小学任职,她就曾提到,实际上 培养自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并接受自己的情绪。
凯利·麦格尼格尔撰写的《自控力》一书中也有提到类似的观点:情绪是行动的推动力,一切行动的改变都必须先从自己的感受开始改变。
美国老师会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老师会和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常见的情绪,比如开心,伤心,焦虑......这些情绪都很正常,每个人都会遇到,我们应该欣然地接受它。
并且通过情绪饼图的方式,把情绪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为了让孩子懂得情绪的美好,进而更好地接受它。
一般来说,我们会用交通红绿灯来形象地表现自我控制的三个步骤:
1. 停下来(Stop): 平复自己的情绪
2. 想一想(Think): 想一想是好的选择还是不好的选择?
3. 做出行动(Act):用最好的方法来解决
其中,自我控制的第一步——冷静下来,是培养自控力的基础。只有理性的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何让孩子冷静下来,小媛老师也有给到4点建议:
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来
借助外力:读书让自己冷静;画画让自己冷静;喝水让自己冷静;跑两圈让自己冷静
用计时器:给自己两分钟,冷静下来
回去工作:如果此时的你可以冷静下来,就可以思考一下刚才为什么生气或者激动了
冷静下来后,就进入“自我控制”的第二步和第三步。
比如孩子在上课时候很累,和你抱怨:“妈妈,今天上了好多课,我不想写作业了想看会儿电视玩一下。”
你可以引导孩子,如果不做功课,明天就没有办法交作业,今天学的东西也没法复习,等到老师明天上课教新东西的时候,有可能听不懂。
让孩子思考什么是正确的选择:现在去做功课,或者稍微休息一会再完成功课。
父母真正影响孩子的是言行的记忆
很多孩子在学习上、自律、自控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孩子自控力这部分大脑的发育是最晚的,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孩子预测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作为家长如果能够正确看待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犯的一些错误,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为将来的成长而学习。
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优秀,也总想一口气吃成胖子,恨不得分分钟将孩子纠正过来。
但我们都清楚,不同孩子存在个体上的差异,包括每个家庭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将家长管教的效果最大化,帮助孩子掌握好的品格和习惯,更为重要。
这里也提供两点家长常犯的误区,尽量规避,从小的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误区一:很多家长会以为只要不打扰,孩子就能高度专注
不打扰孩子,自然是正确的,但不意味着,孩子就能自己做到高度专注。每个孩子都有特别专注的时候,尤其是在发展兴趣之时,这种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体验,是非常美妙的。
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远离,尽量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专注。即便是善意地叫他“吃水果”,孩子原本一整块的时间也变得零碎,注意力来回的切换,无形中也会消耗精力、减损热情。
但是不打扰,并不等于做“甩手掌柜”,我们知道环境对专注有很大的影响。
可以让孩子在学习看书前,把房内的书桌收拾得一尘不染,将所有摆饰、玩偶、电玩、镜子等都收进抽屉,不留任何会导致分心之物。
复习功课时,可以建议孩子一次只拿出一本书,将心力全神贯注于该课本,绝不能同时放置好几本在桌面上。一来容易分心,二来徒增看不完的压力。看完一本书之后,再换另一本书,即可增进孩子的成就感,提升专心程度。
误区二:父母看不下去,直接代办
孩子在玩一样东西的时候,很可能会研究很久,并且有他自己玩的方式,有些性子急的家长,可能会忍不住说:“你做得不错,但有点不对,还是让我来吧。”本意是好的,想让孩子建立另外一个思路,把事情做得更好,但这也会损害他们的专注力,更无法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因此,我们要当配角,如果已经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就要做到“不管闲事”,少说话、少动手,多鼓励、多表扬,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哪怕孩子弄得一塌糊涂,什么也不是,也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要野蛮打断。
在《自控力》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一边肩头的天使在对你轻声呢喃,另一边肩头的魔鬼则不断地压迫你。”天使是各种诱惑,恶魔则是你的自控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时刻。我们总以为未来的自己可以改掉今日的恶习,把赌注都压在了明天,大多数人在浑浑噩噩中没有进步。
往往是那些今天就行动起来的人,才成为了少数人。
如果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去帮助孩子培养自己的自控力、专注力,那一定会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就打下很好的基础。
*文章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作为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少年商学院通过世界名校通识课帮助6-15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xiaoyuanshenghuo/33120.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下一篇: 居家隔离别摸黑玩手机,小心诱发急性青光眼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