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7 11:13:16 来源:教育频道_新华网-滚动新闻作者:山西省介休市
新华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 王琦)“工程在穿越京九铁路时,与同济大学合作的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了桥涵顶进施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之际,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运用智能顶进关键技术攻克了“顶进施工环境复杂、就位精度难控”等一系列难题。“这只是同济大学70年来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一个缩影。”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经过百余年发展,已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近年来,同济人在交通运输领域成绩斐然。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机场、京沪高速铁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洋山深水港……同济人的名字,镌刻在众多赫赫有名的重大交通工程上。
夯实学科基础 面向未来交通建设育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同济人积极投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他们说:“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学科建设。”
作为我国最早开办交通教育的高校之一,同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立了铁路系、公路系、桥梁系以及城市建设系。几经调整与融合,同济大学一直是土木交通领域学科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拥有以10名院士领衔的学科团队,拥有一大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平台,借助先进装备和平台,同济大学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装备制造、智能交通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重大成就,站在了交通大国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交通运输系统将在新时代奋力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
面对未来交通的发展,同济大学系统谋划人才培养工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为适应未来国家航空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需要,学校前瞻性地在道路工程专业开展机场工程方向人才培养,为国家储备了一批优秀人才。如今,一大批同济大学的优秀校友已成为大兴机场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骨干力量。
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同济人深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交通人才培养必须瞄准国际前沿,牢牢抓住交通运输发展黄金时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方能培养出适应我国交通强国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借着“双一流”建设和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的东风,同济大学积极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专业与实践并重、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着力打造“综合性、卓越性、引领性”的人才培养专业特色。
祖国交通建设的主战场 同济人冲在前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纲要提出,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在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看来,纲要提出的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这些都给了同济人广阔的奉献空间、建功立业的舞台。他表示:“我们要围绕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目标,着力‘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五个内涵,组织同济各学科力量全面发力赋能。”
建设交通强国 同济人勇立潮头
同济大学教授葛耀君曾说过,“桥长一寸、桥难一分,我们就要上,这是责任”。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工程需要进行科技攻关,一直是同济人的自觉行动。改革开放以来,同济教师通过参与国内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不仅解决了一大批工程技术难题,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同济人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维护保养等方面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未来,同济大学将进一步整合大交通学科力量,全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参与编制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努力促进国土空间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多规融合”,完善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协调大通道大枢纽资源配置;加强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道路研发;强化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改善城市公共交通,提升现代物流系统,促进共享交通、出行即服务及交旅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
同济大学将着力推进“智慧、安全、绿色”三大前沿方向的研究,组织多方科研力量,谋划交通科技强国规划目标和未来交通科技发展战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与信息网络有机融合,开发面向区域和城市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深化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系统设计;深度参与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技术、基础设施监测和养护等领域的科研;深化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模式的深度研究,不断推进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应用等深入开展,促进低碳交通系统的高质量建构。
在重点保障服务领域,同济大学将加大“政策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推进力度;抓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交通、土木、管理等高峰学科建设的契机,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大力培养和输出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通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技术创新中心等先进平台,以期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
从被誉为“同济之魂”的老校长李国豪到如今的同济大学学子们,长期以来,一批又一批的毕业生,成为了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的优秀专业人才。在未来,同济大学也将继续为中国的交通事业发展培养人才,让他们在各条战线持续发挥作用。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xiaoyuan/26560.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上一篇: 幼儿园提前学拼音在哪儿踩“刹车”
下一篇: 行测技巧:寻找结论中的对策确定是否可行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