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学分制教改如何克服3大难题?

时间:2019-06-06 08:02:29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湖北省洪湖市

导读:本文是由湖北省洪湖市网友投稿,经过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案编辑发布关于"原创 学分制教改如何克服3大难题? "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学分制教改如何克服3大难题?

本文原标题为《破解学分制改革难题》。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着眼专业认证和学分制改革,与校外第三方机构合作,依据国际艺术设计学类专业认证标准和国内其他专业认证要求,针对设计学类不同专业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分别跟踪调研其培养目标认知度、培养要求增值和核心课程的满足度,以了解课程能否满足对培养要求的支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是目前国内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设计类大学,学科设置涉及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11个一级学科,其中设计学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学科。

为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艺术设计大学,该校确立了“实践教学型”和“应用型”的清晰定位,与“研究型”或“应用基础型”高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的办学定位不同的是,其更加强化“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办学方向,侧重培养具有“一宽(基础理论宽厚)四高(较高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艺术创新、技术能力)三强(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发展能力)”能力的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

“要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必须回答好具体实现的办法是什么,有没有成熟的教育理论可供参考等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孙磊教授接受《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访谈时如是表示。

在孙磊教授看来,设计教育凸显“以本为本”的价值,在于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不唯教、只唯学,以学验教,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因此,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紧紧围绕“课程”这个中心环节,狠抓“学生”和“教师”两个关键端口,积极构建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的学分制教改理念,以此推动学校全过程系统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学分制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三大难”

2017年4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学校组织各教学单位围绕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开展调研和研讨工作,同时决定从2018级开始试行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并首次实行学生网上选课制。

据孙磊教授介绍,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设置特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通过大量对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的调研,运用系统方法总结凝练出了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

难题1:如何引导新生从高考同质化的记忆认知中重新建构自我,找到符合个人思维偏好或兴趣的知识,并为之将培养目标前置化?

基于一系列实践经验,孙磊教授表示,这一难题存在的原因,首先是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和自我认知与转型能力差等问题,多样化成才路径窄化;其次是传统培养模式重视老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知识和经验主宰课堂,课程建设与内容单一,多样化成才路径依赖;再次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固定的地方、固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教学内容,传播给固定的人较普遍,缺乏自由选课、选师以及多元化课堂配置,学生多样化成才路径拥堵。

因此,孙磊教授分析说,如何提供更多优质的课程和教师资源,引导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进入选择框架,重新认知自我、建构新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释放学生能动性和达成培养目标的主要立足点。

难题2:如何提供多元化教育供给和开放有效的培养方式?

“设计类学生应掌握的核心能力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二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创新的综合能力。”孙磊教授说,由于教学资源不足、课程设置碎片化以及教学观念错位等原因,导致教学内容滞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他认为,构建社会需求、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内容与教学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的匹配关系,解决学生核心能力不足的问题,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培养规格的着力点。

难题3:如何提高学生的工作质量及社会胜任力?

目前的就业市场,一方面存在设计类高校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顺利实现就业创业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对创新型应用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却苦于招不到理想的人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学生创意想法有余,创新行为不足,主动参与创新实践热情度不高。同时,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实践能力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创业能力较低。”孙磊教授指出,如何解决教师知识结构同质化倾向、创新实践与创业能力偏低,以及确保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一致性,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产教融合,实现学生与社会行业的无缝链接,是实现学生角色转换和顺利融入社会的落脚点。

三大难题如何应对并解决?

近年来,不少高校对学分制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对于孙磊教授谈到的实施学分制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具体是如何应对的呢?围绕该话题,孙磊教授分享了学校“以学定教”“以学助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这四项经验之举。

1. 以学定教:构建“冰块人才培养框架”,实现培养目标与资源配置效度最大化。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冰块人才培养框架”,即按照冰块“解冻—水—再冻结”的自然现象,对应艺术设计类学生培养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按阶段性培养要求进行课程资源配置和教学设计。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需要从三大方面解决问题:第一,学生在现行高考制度中所形成的同质化冰疙瘩,如何通过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回答“解冻”的问题?第二,针对学生不同的思维偏好以及自主学习的迫切要求,如何提供多元化教育供给和液态化的教学方式?第三,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就业和入职需求,如何打造不同的牢固的“能力体”和社会胜任力?

由此,学校借鉴OBE理念,将成果/目标导向贯穿渗透到全培养链,根据四年或五年学制,分为“知识本位、学生本位、社会本位”三个“关键能力”培养阶段,突出“学生”和“能力”,并分别与“解冻—水—再冻结”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相匹配,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设计。

2.以学助教:坚持分类培养,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多样化要求。

针对固定的教师按固定的模式,在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时间教授固定的内容和固定的学生,所造成的培养路径窄化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厘清分类教学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按前后顺序依次构建包括“专业”“培养对象”“课程”“学分”“教师”“教学空间”等在内的多层次、立体的“分类培养与教学管理体系”,突出学生学习与成果产出,整合资源,将分类培养、分类建设、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纳入到学分制教改的整体框架下,变同质为多样,化单一为多元,有效拓宽了学生多元成才、成长的路径。

3.以学促教: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扎实实践四级课程培养体系。

针对学生和社会需求多变对人才培养供给的现状,尤其是创新与实践能力供给不足而造成的路径拥堵问题,结合OBE成果导向理念,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构建出“四层级课程教学平台”,对标每一门课程,制定成果目标,从单体课程、课程模块,到课程群组、综合知识创新应用,上下贯通,层层压茬,层层传导,形成以需求为总开关,以成果目标达成为导向,以毕业要求为指针,以实践教学任务为驱动,以教师和课程标准为核心,纵向串联,横向互动的体系化创新与实践培养平台。

以“学生+课程+教师”的方式联结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学分制改革构建新的学习生态和教学体系。系统构建出以“持续改善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习成果产出为取向”的质量评价办法,形成基于综合知识的毕业设计成果导向层、基于课程群的系统设计能力提升层、基于课程模块的设计表现综合应用层、基于主干课程的设计学科基础层,这样一个四层级课程教学平台。

4.以学评教:成果产出导向助推第三方独立质量跟踪评测。

为配合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确保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质量以及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学校明确将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评价学分制教改的首要指标,实施“质量兜底”,激发教与学的有序竞争,将质量文化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逐渐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的质量文化。

原创
            学分制教改如何克服3大难题?

为此,学校着眼专业认证和学分制改革,与校外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合作,依据国际艺术设计学类专业认证标准和国内其他专业认证要求,针对设计学类不同专业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分别跟踪调研其培养目标认知度、培养要求增值和核心课程的满足度,以了解课程能否满足对培养要求的支撑。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帮助专业了解培养方案的认知及落实情况,为专业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通过与校外第三方机构合作,构建“逆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学分制教改评价体系,突出课程各执行阶段“目标—任务—考核”贯穿的“过程质量管理”,实现“课程标准”“学分标准”与“学生学习产出”的目标导向高度契合。

结语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基于学分制教改视野下的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是建立在学生发展和学习成果产出这一教学理念基础上。从每门课程的教学经验总结开始,到三大突出问题凝练,再到解决方案及教学理论形成,学校研究了艺术设计类本科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问题,提出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方法策略,凝练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创新与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促进了创新型应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和现实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xiaoxue/496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