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时间:2020-01-20 10:40:32 来源:新浪教育_新浪网作者:四川省都江堰市

导读:本文是由四川省都江堰市网友投稿,经过同仇敌忾的读音编辑发布关于"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尺度大、导向错?这部性教育读本“太难了”)

  “我是哪儿来的?”

  你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的父母?你的孩子有没有这样问过你?

  “垃圾堆里捡的”、“充话费送的”、“胳肢窝里掏出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是大多数中国家长敷衍这个问题的说辞。

  性教育,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由于普及程度不高,很多人在谈及相关话题的时候总是遮遮掩掩,“谈性色变”。

  所以,当它走进校园,走进小学生课堂的时候,总会引起争议和讨论。

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资料图:广西柳州文惠小学在男厕所悬挂的性知识绘本 黄威铭 摄

  争议:儿童性教育读本该不该宣扬“丁克”理念

  近日,一则和“儿童性教育”有关的微博引起了网友热议。

  有网友晒出图片并发布微博称,由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授刘文利编著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一书中,有向小学生宣扬“不要孩子也很快乐”、宣扬“丁克家庭”的内容,质疑该内容的合理性以及该系列读本的发布是否得当。

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争议读本截图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就这个话题纷纷各抒己见,争论逐渐呈现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在给孩子灌输以后不要小孩的想法,教材中不应该出现这类内容,这与国家的人口政策背道而驰 。

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是正确的、多元的价值观,能让孩子明白,自己有选择生活的自由,成年人有权利决定是否成为父母 。

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对此,读本的编写组,即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拒绝闭眼黑,我们提倡全面性教育 ”。

  课题组表示,《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六年级上册)共分三个单元,分别介绍“家庭与朋友”、“生活与技能”、“性别与权利”。在“家庭与朋友”单元,有“认识婚姻”和“养育子女”两个主题。

  “大多数人通过婚姻组建家庭、延续爱情、建立美好生活、繁衍后代、享受天伦之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保护男女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当然,也有的人选择不结婚,自己一个人生活。”

  “在我国,男女双方结婚后,会考虑是否生育孩子。有些人选择不生育子女,更喜欢两个人生活。而大多数人最终会选择生育子女,承担起养育子女的责任。”

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图为重庆莱茵幼儿园进行的一场特殊亲子课 孟幻 摄

  此前争议:尺度大、宣扬同性恋?

  网友的讨论第三次把《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置于舆论场中。

  该系列读本,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文利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满足小学生性教育的需求而创作。全系列共12册,读者对象为6—12岁的小学一年级到六年学生。

  “尺度大”、“宣扬同性恋”、“宣扬丁克家庭”……读本已经三度引起争议,每次的争议点都不同。

  2017年2月底,杭州一位小学生家长的吐槽第一次将它引入公众视线。家长称学校发放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尺度太大,并晒出含有“男女生殖器官相关介绍”。在争议声中,涉事小学收回了读本,但也表示,性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开展很有必要 ,将来会在合适时机继续推进相关课程。

  2019年1月,网上又出现针对这套读本的争议,有自媒体文章指责它“宣扬同性恋”。在种种压力下,读本从各大实体书店和电商平台下架,重新修订。

  刘文利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争议中网友晒出的读本截图,为《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六年级上册,2016年4月第一版读本内容,该版读本经过了6次印刷。而受此前风波的影响,目前这套读本仍在修订中,暂无任何渠道售卖 。

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资料图:广西柳州文惠小学在男厕所悬挂的性知识绘本 黄威铭 摄

  作者回应:让孩子学会尊重、理解、平等、多元

  怎么看待这些频频到来的争议?

  “我们不惧争议,欢迎争议。有争议说明大家关注到了这件事,更能推动性教育的进步。”刘文利说。

  早在编写读本前,在进入性教育领域前,她就已经想到日后会面临的种种情况。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她更坚定了普及性教育的决心,因为性教育太必要了,太重要了。

  2015年,北京儿童医院、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等六家知名儿童医学中心联合进行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性发育的时间再次提前 ,由原来普遍认为的12岁开始,提前到女孩9.5岁,男孩11.3岁。

  近期的这次争议中,有人质疑,6年级孩子,其心理和生理发育是否已经到了可以接受“丁克”概念的阶段?

  刘文利表示,孩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自己探索;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信息,但媒体中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孩子们面临的环境和选择较为复杂,在这种背景下,性发育年龄提前的他们更需要从正规渠道获得性教育,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正确的引导,提高辨识能力。

  虽然有人认为同性恋、丁克仍然是小众且敏感的话题,但是,这些群体和现实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已经将这些现实呈现出来,我们不能回避。”刘文利说。

  对于读本宣扬“丁克”的质疑,她表示,这部分内容在读本中的描述不超过80个字,所在单元主要介绍了不同家庭的类型,“丁克”只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只是客观呈现,并没有评价是好是坏。我们欢迎讨论,欢迎争议,但是拒绝断章取义和别有用心。”

  在刘文利看来,性教育背后,了解家庭的多样性、人的多样性,其实更是教会孩子什么叫做尊重、理解、平等、多元,不去歧视他人,而这和主流价值观的倡导是一致的。

  你跟我不一样,但我接受这种不一样。人总会在某一类标签下变成少数群体,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包容是所有人的必修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娃娃抓起。

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图片来源:《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二年级下册P2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性教育脱敏为什么这么难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开放,舆论场上各种新兴的观念不断更新,但如果涉及到“性”的话题,似乎仍然无法完全“脱敏”。

  其实,普及性教育已经说了很多年 。早在2008年,教育部已经发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小学1~2年级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知识,具体包括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以及知道“我从哪里来”。

  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201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联合国机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妇女署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共同发布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全面性教育的认识,增强开展全面性教育的能力。

  性教育逐渐被社会舆论提及、讨论,并且制度层面也明确了其重要性,这是可见的进步。但性教育仍然无法普及,有几方面阻力是客观存在的。

性教育该不该走进中小学生课堂?资料图:四川文理学院性健康教育课开讲,当晚原本可坐50人的教室爆棚。钟欣 摄

  “学校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是推动儿童性教育受阻的一大原因。”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目前,许多学校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重视考试考查的科目,对其他科目有所忽略。因此,性教育受冷落的情况比比皆是。

  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刘文利认为,性教育脱敏首先要从培养老师开始,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因为在现实中,仍有一些老师用不当言辞传达错误的性观念、性道德,甚至“谈性色变”。

  此外,家长的担忧和不了解也是推动儿童性教育的一大阻力。很多家长不了解性教育的具体内容,对其存在一定误解。但刘文利表示,大多数家长在了解了之后还是愿意让孩子接受性教育的。

  刘文利认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有些家长已经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方法,自己不会教,所以需要学校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

  此前,已经有学校根据《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刘文利表示,效果非常好。

  性不再是一个禁忌话题,它可以被讨论,孩子在遇到这方面问题的时候也会主动寻求帮助,亲子之间的沟通得到加强,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密度和信任度也得到了提升。

  而一开始不了解这套读本、不了解性教育,甚至持反对意见的家长们,在真正接触并学习了之后,也对读本表示高度认同。

  “人的一生都和性有关,性教育也该是伴随人一生的教育。”

  实习编辑:姚依明

  责任编辑:潘程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liuxue/27909.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