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浙大博士开直播做街道“垃圾倌”

时间:2020-08-10 09:23:08 来源:教育频道_新华网-今日聚焦作者:江苏省灌南县

导读:本文是由江苏省灌南县网友投稿,经过鸟瞰的近义词编辑发布关于"90后浙大博士开直播做街道“垃圾倌”"的内容介绍。
图集

90后浙大博士开直播做街道“垃圾倌”

▲直播中的吕相漳

吕相漳动手搞垃圾分类

  “垃圾倌”,这是吕相漳过去一年多来的标签。

  90后吕相漳,是浙江大学农学博士,也是杭州下城区石桥街道一名工作人员,搞垃圾分类。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全名,喊他为“吕博士”。

  “线上的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一开始不知所措,如今在直播间镜头感十足,吕相漳和大家讨论的是:垃圾。

  他说,不想成为网红,如果通过这让大家的生活习惯有一点改变,就值了。

  很多人发问:博士为什么去街道搞垃圾分类

  博士不搞科研,怎么在街道里做起了垃圾分类?

  这个问题,吕相漳被问过无数回。他自己的理解是:读到博士,就是为了给自己有多种选择,只不过他选择了看起来最难的那个。

  吕相漳1991年出生在山东烟台,从小就是个学霸,本科考进浙江大学学习园艺,后来直博攻读蔬菜学,钻研番茄,于2018年毕业。

  当时他面前有四条路:继续留校当博士后;去省农科院做研究;回老家当大学老师;做区级储备干部。

  他想出去看看,于是选择去下城区当储备干部。“我被分配到了石桥街道公管科,负责垃圾分类,接手最苦的工作。”

  吕相漳并不否认第一次站在街道大门口时的心理落差,“发了两个不锈钢的饭盆,我想,这就是我接下来的饭碗了。”

  但既然选择了,那就得干,而且要干得比别人好。吕相漳想。

  2018年9月1日,上班头一天,他就骑着小电驴,去跑小区。

  花了一个多月,吕相漳把辖区内35个小区摸了个透,包括小区的构成、垃圾房的位置、垃圾桶的数量、直运车和垃圾桶的对接情况等。

  他的脸也晒黑了很多。

  并非浪得虚名:博士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垃圾分类这个工作,并不好做。

  吕相漳明白,要改变很多人扔垃圾的旧习惯,是很难一蹴而就的。街道这项工作就他一个人在负责,急不来。

  他观察了一阵居民的习惯和垃圾产出量后,开始设计小区垃圾桶布点,接着就是合理撤桶撤点。

  “投放点位从500多个撤减到118个。”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他人看不到的心血。

  “本来随手可以投放垃圾的,现在必须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投放,很多居民不理解,有各种投诉。解释了,有些人还是不能接受。”

  他这才体会到,基层工作原来是这样的。怎么办?

  为了监督居民垃圾分类,他常常早上7点半就到小区,和志愿者一起督促,晚上忙到七八点才下班。这个过程,用他的话来说,是边检查边宣传。

  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习惯。吕相漳发现,志愿者常常帮忙分类,而不是教会居民,因此他组织了很多场志愿者和物业主任的培训。

  博士不是虚名,他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也在工作中帮上了忙。

  吕相漳对原有垃圾投放设施的可锁闭化进行了改造,为智能化垃圾房配备了感应开门、除臭杀虫、冲洗等多项功能;布设了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8处(12处为智能化精分回收设施),设置衣物回收专用箱79个,重点对金属、纸张、塑料、织物和玻璃等进行细分,使得街道每月再生资源回收量接近30吨。

  怎么把一个变成N个?试试直播

  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了一段时间,石桥街道有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做得越来越好。

  回迁小区新鼎家园,桶不落地,早上7点到9点,傍晚5点到8点,有专用车辆载着垃圾桶到点位上。小区386户居民,垃圾分类达到95%以上。“那里的志愿者都是大妈,很积极,宁可省下跳广场舞的时间做垃圾分类。”这让吕相漳有点感动。

  怎么把一个小区变成N个小区呢?

  吕相漳发现一个现象,老人和小孩的垃圾分类参与度最高,而年轻人并不热情。

  “现在直播那么火,年轻人爱看,能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试试?”

  吕博士开起了垃圾分类直播。可是,对这一行,吕相漳是门外汉,以前没有认真看过一场直播。

  那就学习呗。

  今年4月,吕相漳第一次真正接触直播。

  “直播软件里有不少关于垃圾分类的短视频,但大多是搞笑段子。”吕相漳想做出差异化。

  准备了一个多星期后,吕相漳第一次开播。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我叫吕相漳,是一名垃圾分类工作者,这是我的第一次直播……”有上学期间到处演讲的经验,吕相漳并不发怵。

  有人点赞也有人提问,“吕博士你的衬衣哪里买的?”

  吕相漳的第一次试水是成功的。一个半小时里,他分享了很多垃圾分类工作的趣事,和一些照片背后的精彩故事。他不忘和粉丝互动,搞有奖竞猜,答对就能获得垃圾袋。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吕相漳把直播间放在了户外——新鼎家园垃圾分类现场。他举着手机,讲述着小区垃圾分类的措施,并现场“抓人”,和扔垃圾的居民互动。

  尽管粉丝还在累积中,但吕相漳说他有耐心,“慢慢来,潜移默化,能改变一个人就是进步。”

  父母支持他:儿子做的事情有意义

  儿子好不容易读到博士,却去搞垃圾工作,父母会支持吗?

  吕相漳的父母远在山东,都很支持他的工作。父亲说,这是一种自我锻炼。他鼓励吕相漳好好学习跟人打交道的经验。“一开始母亲有点抵触,但后来看我做得认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就觉得我做的事情有意义,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每当吕相漳戴上袖套和帽子,同事们就知道,他又要去走街串巷了。

  “吕博士虽然学的是农业,但有生化有机等方面知识,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能发挥作用。”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石桥地块比较复杂,城郊接合,有不少回迁房,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吕博士来了,给我们注入了新鲜血液,他有思想,有创新。他是个负责认真的小伙子,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特别好。”

  不过,吕相漳知道,自己的垃圾分类工作只是开了一个头。他正在思考,如何解决垃圾包乱丢的现象,想尝试引进新的设备。

  在他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法律书。吕相漳想考个法律硕士,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得上。

  当然,直播垃圾分类这事,还要继续干。(本报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张砚春)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liuji/45733.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