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05 12:01:26 来源:作者:匿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常会碰到小孩子未经别人允许就私自拿别人东西的事情,这往往令我们比较头疼,我们既要搞清楚其中的原因,还要注意教育方法,同时也要顾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案例】
我家儿子7岁半,有一次我看到他在家玩一个玩具,我从来没见过,就问是哪来的,他说在同学那儿拿的,我问他同学知不知道,他说不知道,我怀疑他是不是偷偷拿了人家的东西,真是伤透脑筋。
幼儿时期,孩子的物权意识薄弱,对物品所有权的是非概念混淆,常常分不清“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误以为自己喜欢的、想要的东西就可以拿走,这是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导致的,这时候是“误拿”而不是“偷拿”。
上学的孩子已经发展了明确的物权意识,能够掌握行为规范上的对错概念,你要敦促孩子严格遵守“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如果想要别人的东西,应该自己买,或者向别人借,不能随意占有。
明确了是非与对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之后,孩子就能明辨品德上的好与坏了。
【专家分析】
心理学家认为,3岁前的孩子看到他喜欢的东西,不与别人打招呼就拿了。这年龄阶段的孩子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所以家长也不要去责怪。可以对孩子说,“我们家里也有许多玩具”。
真正的“偷窃”行为是发生在4~5岁之后。据一个儿童心理咨询门诊的资料,44名有不同程度“偷窃”行为的孩子中,6.8%是在4~5岁时拿家里的钱;63.7%发生在小学阶段;29.5%到12岁以后才有“偷窃”的行为。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物权意识,开始以“占有”为目的去拿别人的东西,其心理动机大致可以分为:
心理平衡动机。看到别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没有,也想要。两个一起玩儿的小伙伴,看到其中一个有奥特曼的玩具,另一个没有,就会产生一种据为己有的想法。
好奇心理。孩子看到没有见过的东西,出于好奇就想据为己有。比如看到邻居叔叔有一块精美的手表放在桌子上,就趁其不注意,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环境影响。这主要是指父母,家庭以及周围同伴之间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理缺陷。主要是指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程度和方式不当,于是孩子通过拿别人东西的方式来弥补心理缺陷。
典型的例子就是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于是就会出现孩子“偷”父母的钱,“偷”超市或者商场东西的现象。惩罚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只有“打”才是改正“偷窃”行为的最好对策。
其实错了,打得厉害,就疏远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他更会感到孤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哪一个有“偷窃”行为的孩子是被父母责打后改掉的?
相反,偷窃的行为非但没有改掉,而且不敢回家,流浪在外,与社会上的浪子交往,被他们所利用,最后走入歧途,甚至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jiangzhangbang/47025.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