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2 04:21:34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山东省泰安市
看点:非常时期,有人总是在不经意间,被纷乱的表象所迷惑:双黄连成治疗特效药?温州确诊病例有40%是变异病毒?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当“假的当真的一样信仰,真的当假的一样无视”时,我们便会发现“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类的愚蠢总会重复”。
疫情当前,为何“伪科学”泛滥?信息这么多,我们应该相信谁?如何帮助孩子提高科学素养,具体怎么做?
今天,一起听听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科技教育特级教师高付元老师怎么说。
2020年2月5日,网上盛传一段谣言:“某地老母猪生下九个猪崽后,突然开口说话,说煮九个鸡蛋吃下,即可不得新型冠状肺炎。”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则完全不值得多看一眼的谣言,可从网友的反馈看,还是有无数人在5日夜里,被妈妈拽起来吃鸡蛋。
有网友称:“我妈宁可相信猪说的,都不信我说的。”
后来,警方找到了传谣者,她才承认这是自己一时糊涂编造出来的。
图片来源:梨视频
疫情当前的谣言,比平时更有毒性!
伪科学、谣言等泛滥是一个历史性问题,自科学诞生起来,就没有停止和伪科学的斗争。
1
“谣言、伪科学”泛滥,怨谁?
“浙江10万只鸭子出征巴基斯坦灭蝗?”
“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
“武汉卫健委副主任感染后逃去上海豪宅。”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者逃跑。”
……
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让谣言成为公众的聚集点,各类渲染情绪的假科普、假官宣、假指示、神预言,借着疫情信息传播的土壤招摇过市,而且比真相跑得更快更迅猛,让辟谣者忙不胜忙。
如果说病毒是看不见的敌人,那谣言、伪科学无疑是助纣为虐的帮凶。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不可否认,现代科学技术在改变人们思想和生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我国建国以来重大工程创造了很多世界领先的记录,同时在很多方面技术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国家科学进步不仅改变我们生活方式,还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保障,因此百姓对科学崇拜心理也非常高,遇到今天这样疫情问题时,人们对科学能够解决问题给予厚望。
但当社会上重大问题出现,人们对全面情况缺乏了解,又急于知道事情底细,这时看到很多人有意和无意的结合疫情发表或传播非科学问题,尽管转发的消息缺乏追根求源的科学论证,也会被读者认为是真的,是科学的。
总体来讲,能够自觉地运用科学思维和标准,判断科学与非科学问题的能力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其实,今天的伪科学泛滥与美国历史上科学普及历史有相似之处。2006年国内翻译出版的《科学是怎样败给迷信的:美国的科学与卫生普及》一书中,作者以19、20世纪美国的科学普及史为时间轴,从公共卫生、心理学和自然科学角度,分析了美国的科学普及的艰难。书中写道 :
“我们生活在‘科学时代’,这一点不假,但是大多数人拥有的是科学的成果,而不是科学的方法和原理。对许多人来说,科学的‘惊人之处’是科学的奇迹。
人类仍旧普遍相信奇迹和不可思议之事。科学没有驱逐这种迷信。科学本身被当成了一种新的巫术类型而加以接受。”
“除了对事实的强调之外,新闻模式还包含另一个影响20世纪科学与卫生表现的因素:一贯的追求轰动效应。
自从19世纪以来,报纸编辑总是偏爱令人惊奇的、激动人心的东西,更别说对疾病的恐慌和疗法了。于是,科学和卫生总是遭到夸大报道,以追求轰动效应,这些报道在诚实的科学家和从业医生中引起惊愕。”
科学普及的过程经历了传播、普及、稀释和碎片化四个阶段。
在19世纪、20世纪的美国,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阶段,迷信市场缩小。后来随着媒体的兴起,科学精神淡化,公众接受着碎片化的知识,科学质疑精神的丧失,迷信生存空间来临。
伪科学,经常会伴随着社会热点出现,这些现象也说明科学对社会,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力巨大。
科学传播与普及的历史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伪科学或迷信的出现,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伪科学不会自动消失。
因此培养孩子学会学习,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大众科学素养,能够健康生活是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2
学会“质疑”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
有人说上一代中国人缺乏科学素养,这种说法不够客观。
实际上,缺乏科学素养的不止一代人,而是好几代!
量子波动速度5分钟读完10万字的书……
5G的辐射很大,所以要禁止5G基站进小区……
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由于2月10日地球的引力最小的作用,所以扫帚能够立起来……
上述谣言,多见于我们父辈的朋友圈,或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家庭群聊,大家怀着互相关心的心情四处传播。
你要敢质疑,就会遭到“我是为了你好”、“科学家都说了,你还不信”的驳斥。
曾经一味告诫我们不要轻信网络谣言、伪科学的家长,现在纷纷成了谣言散播的帮凶。
为什么这种比“今天马化腾过生日,转发5个群,赢取100个QQ币”还低级的谣言可以广泛传播?说到底,还是大众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造成的。
2018年9月,中国科协公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仅为8.47%。
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浸染。所以,科普从来不是纯粹的科学问题,而是事关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妈妈正在厨房里洗碗,她听到小儿子在后院蹦蹦跳跳的声音,便问道:“你在做什么?”
小男孩得意地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去。”
各位家长,如果是您,该怎么应对孩子的回答呢?
是叮咛不要摔倒,还是斥责孩子看似不切实际的回答?是毫不留情的戳穿孩子的童真,还是打破他美好的梦想?
想知道故事里的妈妈如何回答的吗?她说:“好啊,但一定不要忘记回家哦。”
后来,这个小男孩长大以后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并留下了那句响彻太空的经典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他的名字叫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身为家长的我们总是忙于教导孩子,而往往少了对自身的反思和建设。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科学素养最重要的呵护者和引导者。
如果阿姆斯特朗的母亲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出正面回应,也许还会有人成为第一个在外太空星体留下脚印的人,但这个人绝对不会是阿姆斯特朗。
我们都崇尚科学精神,但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却并不够。为什么说我们一定要拥有科学素养?因为拥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能够使我们日常生活的健康文明行为,更加理性和自觉,能够提高我们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能够提高自己面对工作生活变化时的思辨分析能力,保持平常心,做到心理健康,能够提高终身获取科学知识、科学乐趣、科学享受的能力。
3
拥有科学素养的孩子,究竟有什么不同
家长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与能够指导孩子开展科学学习肯定是有关系的。比如钟南山院士的家庭成长经历,对他自身的科学素养的养成,肯定是非常有帮助的。
谈到钟南山何以成为钟南山?很多人都会以医学世家轻松带过。但,这简简单单的四字背后,却是他波澜壮阔的家族历史。
父亲钟世藩,我国著名的儿科医生,属于开山始祖的级别。每当形容父亲时,钟南山总提到这么个事情。
他上小学时,把本来用来交给学校食堂的钱,买了零食吃。后来被发现了,父亲没有打骂他,而是沉默后,说了句:“南山,你好好想一想,你这样来骗我们,到底做得对不对。”
当年那一幕,钟南山至今回忆起来,还会感到羞愧和紧张。从这之后,他便把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当做一则人生信条。成为我们口中那个敢医敢言的,信得过的钟老。
同样不能忽视的,还有母亲廖月琴,更具体地说,是廖月琴所在的鼓浪屿廖氏家谱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图片来源:廖氏宗族
可以发现,钟南山的表亲基本都是医生。身后站着这样一个优秀的家族,就算没有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那种见贤思齐焉的意识影响力,可见一斑。
但这不是绝对的,每个家庭成长都有自己家庭的特殊性,成功的道路没有一样的,我们国家很多家长自身的科学素养不是很高,但是同样孩子的科学素养一样很棒的例子也很多,家长关注提高科学素养的意识最重要。
今天家长支持孩子业余学习书法、绘画、艺术、体育、英语、朗诵的很多,但相对来说学习科学的相对来说少多了。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在这其中家长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与孩子共同提高呢?
首先,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
家长要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榜样,特别是科学家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又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家们从小求学的成长经历,学习方法和学习乐趣,和孩子欣赏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引导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目标,还要学习他们在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故事,从现在做起。
我个人认为,从小用榜样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同时,家长主动帮助孩子成长,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自己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经常主动陪伴孩子一起讨论和分享事业追求的心得。
其次,务必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科学素质。
孩子成长阶段,家长陪伴应该是主要的家庭生活方式之一。
“妈妈,为什么会下雨?”
“为什么汽车可以跑得那么快?为什么飞机可以像鸟儿一样,飞向天空?”
……
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十万个为什么。他们对世界好奇,天生拥有探索的心,他们想要了解科学知识,并崇尚科学精神,他们拥有与生俱来的科学素养。
所以各位家长,我们应该按照孩子成长需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从科学角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蹲下身来像孩子一样,和孩子一起探究孩子关心的问题。与孩子一起开展社会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发现问题,探索从科学角度解决问题。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上网听一些专家讲的内容。并反思下:
专家说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是科学实验结果为依据?
还是社会调查为依据?哪些是用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献做依据?
哪些是在医学上还没搞清楚的困惑?而治愈病情的办法,它的科学原理又是怎么回事?
哪些观点听得懂?哪些目前还听不懂?
同时,指导孩子做点科学思考记录,把特别是围绕感兴趣的问题记下来,疫情期间帮助孩子查查文献,了解详情,了解情况多了,疑问还会增加,写出来,记在本子上,为疫情过后选择问题深入探究做准备。
在这里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多看新闻,多听听专家的说法,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和负责人的讲话观点,这些专业机构和专家的意见的可靠性还是比较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专家在不同时间发表观点的变化,弄清楚讲话观点依据从哪来?特别是一些讲话观点的科学原理或分析问题逻辑是什么?对疫情目前危害程度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方法?预防办法取得效果的事实数据是如何来的?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哪个更可靠?
让孩子学会在繁杂的信息面前,能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客观甄别信息真伪。
最后,学会一生都用科学的思维去做事。
人一生都用科学的思维去做事,其实并不难!怎么做呢?
方法、过程,一般是从观察多个个别经验事实出发,通过归纳,概括为科学概念,提出科学猜想,判断提出科学问题。然后用科学实验或科学调查所获得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处理,呈现的事实结果。
经过归纳分析得出结论,来对猜想进行检验真伪,最后上升为科学理论,再通过演绎,去解释新的事实、预见新的问题的方式来实现的。
我们很多人容易停留在根据个别事实所获得经验,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认为就是对的,往往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和猜想阶段,是否真实都无从谈起,根本就没与科学检验环节,很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还有的一种是本本主义。
书本上的理论没有与问题现实条件结合,就坐在屋里去分析推理,对现实情况不了解,就做出判断和预测,也是容易犯主观臆断的错误。
所以建议我们的家长,未来,可以结合每一次社会热点问题,带着孩子从如何善意、积极、科学角度发表观点,了解事物真面目,从而使我们的科学素养逐步得到提高。
内容来源:首都教育
(微信关注“搜狐教育”获取更多教育信息,微信ID:sohujiaoyu。若有意洽谈搜狐教育采访、合作等事宜,请发邮件至cpcedusohu@sohu-inc.com)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jiangzhangbang/32709.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