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09:02:10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安徽省合肥市
来源:图虫创意
芥末堆 1月15日 大卫 报道
1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一流大学”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学生的招生模式,其中高考成绩将占据综合成绩不低于85%的比例。同时,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取消高校自主招生的传言由来已久,此前教育部便已收窄自主招生政策,部分教培机构申请自主招生的学生比例一度下降了四成。
有业界人士认为,相比自主招生,强基计划虽然在招生学校和专业上减少,但对有志于报考基础学科等政策规定的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受众面大为增加。这或为那些偏远或相对落后的地方高中里,那些成绩很好,但缺乏相应资源的学生提供了进入双一流大学的机会。
《意见》中提到不低于85%的综合成绩占比,意味着高考成绩将越来越重要,“高考培优,尤其是类似于像压轴题的培训,可能会再次被大家重视起来”。上述业界人士同时表示,“对那些利用信息不对称、声称申请自主招生保加分的机构来说,影响会比较大”。
远大前程创始人于忠盛告诉芥末堆,强基计划对于校考时间的延后以及对剩下15%的校考成绩的考核或将带来两大变化,其一是校考笔试和面试的培训市场,其二是将促使自主招生中流于形式的研学营回归本质。
政策:基础学科成选拔重点,按综合成绩录取
选拔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是“强基计划”中首先强调的重点。
《意见》要求,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其中,政策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同时,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在回答记者问时解释。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 且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在招生程序上,强基计划也与此前的高校自主招生有相应的不同。《意见》提到,具体招生方法上,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强基计划招生程序
《意见》提到,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值得注意,意见中提到,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最终,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意见》提到,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具体实施方式为,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除了招生模式,《意见》同时提到,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高校将制定单独人才培养方案和激励机制。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其中,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而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其同时还提到,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采用综合成绩。且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而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按照《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原本的计划,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目前,除浙江省试点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录取方案外,还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进行的“博雅计划”和“领军计划”,均侧重对学生的综合成绩和素质考察。
自主招生政策收窄,有机构招生同比下降四成
取消自主招生的传闻早已有之。近年,教育部在收窄自主招生政策上动作频频。
有关注艺考的业界人士分析,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发布的招生通知要求:除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以及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外,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一般不组织校考,从2020年起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不再组织校考。
收缩校考的背后,有观点认为是对 “校考”资格证可以花钱买、以校考成绩高低作为录取标准等乱象的重拳整治。
而在上述通知出现不久,《关于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发布,要求进一步降低给予自主招生考生的优惠分值,且要求高校在上一年录取人数基础上适度压缩招生名额。该政策迅速得到市场反馈,各高校自主招生数量大幅收缩。去年3月份,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取消所有文科专业,并大幅降低优惠分数。
“我们今年的招生的话,同比去年的话大概是至少降了40%”, 于忠盛分析,除了招生计划和降分幅度变小外,报考的特长门槛也变高了,过去会围绕“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做文章,随着2019年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现在国家对自主招生的证书要求更为严格”,家长对报考和咨询自主招生的热情也大不如前。
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高中综合素质档案使用。其中,自主招生还是使用综合素质档案的招考类型之一,上述通知提到,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考查评估,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改变简单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
但到了2019年年底,教育部印发的《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删除了有关“自主招生”的表述。
2020年1月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在原先“录取”环节做了相应的调整,原先规定“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办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有关高校”,而现在增加了前置条件,“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这被外界解读是为未来高考改革的录取环节需求进行设置。
“原来模式的自主招生被一种新型的综合评价模式替代的传言”再被谈及,“报名和初选改在高考出分之后,那么显然高校需要参考考生的高考成绩来确定初选名单,但是这个时候可能考生还没有完成志愿填报。所以必须打破原有禁令”,有业界人士分析。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解释,2003年教育部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来,虽然在探索综合评价学生、破解招生“唯分数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近年来,自主招生也面临着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加以解决”。
将为缺资源学生提供机会,同时为行业带来多方影响
有业界人士分析,相比自主招生,强基计划的招生学校数量及招生专业范围在减少,“更精准地针对国家当前最重视的基础学科”。
但在招生人数或将增加。“原来自主招生,其实只给了所谓招生计划5%~10%的权限,但现在能够参加强基计划的学生,他可能会有一个单独编班的项目”,上述业界人士认为,强基计划在不同学校招生比例可能不一样,但应该会比原来自主招生的比例更高。
远大前程的创始人于忠盛认为,强基计划给了那些成绩好的,但没有证书、没有资源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你像一些偏远的在村里的、县里的高中,它就自然吸引不到这种赛事的资源,可学生成绩很好,又没有这种证书,所以连(自主招生)初试门槛都过不去“。
与此前自主招生中未明确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一样的是。此次政策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综合成绩的85%,上述业界人士认为,学生的高考成绩将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他判断,对于数理化生这4个基础学科来说,更有可能愿意学习这些基础学科的学生,基本会来自学科竞赛,“高考培优,尤其是类似于像压轴题的培训,可能会再次被大家重视起来”。一些高考考试技巧提分、押题提分,集训提分的业务正被纳入教培机构的业务议程。
不过,于忠盛认为,强基计划虽然会对高考培优带来一定的市场空间,但他并不认为这将是风口。其分析,此次试点的36所高校里,都是双一流大学,“每年能上985学校的学生比例不过5%,这依然只是少数人的游戏“。
此次政策将改变过去自主招生中,研学营流于形式的弊病。“过去家长对于研训营的关注点,不在于我学了什么,而在于结束后能不能给我发证书、论文、推荐信?“,但随着政策对上述凭证的收紧,将会倒逼研学营回归本质,”不再让学生走马观花,而是要学生通过研学营,提前感受大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能去拓展自己的视野,真正为了自己的将来的发展和专业而去学习“。
于忠盛表示,目前自主招生的取消可能“对那些利用信息不对称、声称申请自主招生保加分的机构来说,影响会比较大”。其分析,“原有的自主招生可能会转变为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两条招生渠道”,而综合评价录取是符合多元录取的大政策方向,这需要提供更多的招生形式,为这些高校提供可能不是最拔尖但更多元、覆盖面更广的学生。
政策原文: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gaokao/2746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