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0 07:34:50 来源:教育频道_新华网-滚动新闻作者:河北省秦皇岛市
北医附小学生通过非遗课程向区级非遗传承人学习榫卯结构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很多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也走进了校园,用“进校园”的方式推广普及非遗项目,传承非遗精神。不可否认,“进校园”在工作思路上的正确性和宣传口径上的切合性,的确非常值得肯定和倡导,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宣传非遗并确立非遗保护的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方面,成绩显而易见。
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种围绕非遗保护的“进校园”实践及其宣传活动,依然主要停留在直观展示和舆论宣传的层面,较少或者说还没有全面系统地深入到事关非遗保护长效性的日常制度化操作层面。换言之,目前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主要是将一些非遗保护项目以展演和展示的方式介绍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中去,更多属于宣传的手段,较少进入课堂和教材,文化传承很难由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等更为深广的领域。
非遗进校园要与学科融合
对于目前非遗进校园的现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认为,非遗教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走进了全国中小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少学校只是简单地请非遗传承人来做一次表演或者上几节手工课,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课程安排不系统、不深入。”
陈岸瑛表示,学校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非遗,其次需要了解中小学非遗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非遗源于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是活态传承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民俗、节庆、音乐等诸多方面。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全面了解非遗。非遗有显著的地方文化特色,国内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非遗项目,非遗教育应该因地制宜,优先考虑选择本地项目。所谓当地人应知当地事,非遗教育应首先培养中小学生发现当地之美的眼光。其次,非遗教育应该与语文、地理、历史等课程内教学内容融合,不能简单地将非遗课变成劳动课、手工课、舞蹈课。”
“非遗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生动的现场操作和体验,帮助中小学生直观地把握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尤其是能够与课程内教学融合的知识点。因此,非遗课程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必须有专业教学人员来授课。”陈岸瑛建议说,理想的模式是由校内专业老师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课程。
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张立教授也认为,非遗进入教育领域很有必要,但是要注意根据每个教育阶段的接受程度来制定课程。据介绍,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在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开展工作坊教学模式邀请木板雕刻及盔头制作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亲自授课,还利用实践教学周期间带领学生到天津杨柳青学习了解木板年画非遗文化。张立表示,“这样一进一出的做法,除了可以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传统文化了解传统工艺,类似的实践考察与教学环节的内容,也对学生的创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育辅助中心主任郝卫民建议,将原有的单一非遗技艺学习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有机结合,与现有课本知识有机结合,成为课本知识的延伸学习和有益补充,以此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青岛实验高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孙睿表示,非遗教育不只是要将其与校内学科课程进行融合,还应研发动态非遗课程。据介绍,为了让非遗教育浸润着学生的心灵,该校研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传统典礼、研学旅行、志愿服务课程,并将之系列化、常态化,学生可在“知”和“行”的关联与互动中进行动态学习。按照孙睿的话讲,非遗动态课程不仅成为学生成长中颇具伴随性、持续性的课程,也成为学校开展非遗教育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支撑。
非遗传承要遵守教育规律
很多非遗项目都有自己的传承人,都肩负着传承技艺的重任。很多学校在引进非遗项目进校园的同时,也经常会邀请一些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但是,非遗传承人也好,非遗项目也罢,由于缺少对教育规律的了解,让“非遗进校园”有时成为了非遗传人自说自唱的独角戏。
“非遗传承人毕竟不是专职教师,虽然掌握非遗手艺却不擅长教学。他们更适合一对一指导,而不适用于学校组织的班级体验活动。”据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心理教师王美璇介绍,通过学校多次组织学生进行非遗体验的经历来看,无论是非遗进校园还是学生外出体验,小学生和中学生对非遗的项目都充满热情,而唯一的问题就是掌握非遗手艺的老师们都不太擅长教学。
在她看来,非遗传承人对课堂的整体掌控能力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较为欠缺,这就降低了学生的体验效果,削弱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所以,未来非遗与校园的结合与推广,重点需要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非遗教师的培养,‘传承人’和‘教师’是两个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胜任力需求,因此二者的融合应该是未来非遗教师的培养方向。其次,是系统化课程的建构,对学生而言,碎片式的体验也许能掌握某一个技能,但对其思想和心灵的感染还远远不够。只有系统化,长期的文化氛围熏陶,才能真正将非遗的精神和文化融入学生的血液,才能更好地实现非遗的代代传承。”王美璇建议说。
郝卫民认为,我们固然会从“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一批“非遗项目”的“忠粉”,为未来的非遗传承人提供启蒙教育,但“非遗传承教育”绝不是简单地要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匠人,更主要的应该是根据教育规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追求对青少年儿童文化素养、文化品味、文化欣赏力的养成。
密云区东邵渠镇中心小学地处密云、平谷、顺义三区交界的山区,是一所普通小学。考虑到要让非遗项目——北京琴书真正在学校落地开花,让非遗真正地走进学生,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不仅邀请北京琴书重点传承人王树才到校指导授课,还选派音乐教师作为助教,在组织学生学习的同时,不断加深学校教师对北京琴书的认识与了解,提升指导能力。此外,王树才还和学生一起创作了体现学生校园生活的曲目——《快乐的校园》。该校校长王少波坦言,“孩子们用充满京腔京韵的唱腔唱着自己的校园生活,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学校课程也因为有了这一新鲜血液而变得丰盈多彩,学校的教育教学形式也更加灵活生动。”
非遗教育要提升自身内涵
很多人认为非遗教育就是教给孩子们一些传统技艺。但在大兴区第五小学校长白纯舵看来,“非遗”是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如何想事”与“如何做事”的一种态度。“讲到文化,讲到生活方式,其实是价值观的问题。之所以出现‘接非遗、看非遗、演非遗’的现象,不仅仅是‘进校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更是中国非遗项目普遍面临的困境,这不是一个‘非遗’项目与某位‘非遗传承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认知、价值观的问题。”
白纯舵进一步表示,非遗教育最重要的在于中国价值观、中国精神的传承。作为教育人,要把中国精神随着“非遗”与“传承人”传递给下一代,这样才能让中国的文化、历史更好地“活”下去。
“非遗教育是实现非遗学习与传承不可或缺的一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也不是单纯的手艺,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传统,它是一种精神,是一颗颗鲜活的中国心。”北京市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德育主任王志强表示,做好非遗传承与非遗教育工作更重要的就是要把精神留住、把中国心留住,让立德树人与非遗教育紧密结合。非遗教育在今天看,这是每个教育者的使命,我们所做的就是让民族的智慧与精神推广到所有人,最终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是非遗传承与传播的最高价值。(文/顾昕昕)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xiaoyuan/42780.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上一篇: 热议:让高考“准考证丢不了”尽早实现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