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6 09:13:11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吉林省龙井市
前几天有做班主任的徒弟让我写一点文字,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我说有时间了可以写一点,于是昨晚写了这篇。与徒弟交流后,今天又做了一点补充与修改。
好多年了,中国人普遍处在焦虑中,今年春天因新冠疫情的控制,焦虑就更加厉害了。
除特殊情况的家庭,普遍情况下,高三的家长是最为焦虑的,而今春的“宅家”抗疫教学模式,又极度强化了焦虑主因的功效,使得一些家长如坐针毡,食不甘,寝不安。
近些天也同一些家长做了一点交流,知道许多家长都在积极采用各种方式化解焦虑。也有家长建议我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公众号上,对个别家长会有所帮助。
但愿如此吧。也欢迎交流与批评。
家长好!
您在焦虑中吗?
如果没有焦虑,就不要看这些文字啦。
如果在焦虑中,不妨看看吧。
我想,您焦虑的,可能在下面的某一点或某两上点或某三点:
孩子成绩不理想;
孩子学习不够努力;
孩子不与您交流;
孩子害怕见到您;
孩子在恋爱中;
孩子不愿意学习;
孩子整天胡思乱想;
孩子总是忧虑、担心一些天下大事;
孩子与同学相处困难;
孩子与老师相处因难;
孩子对未来没有信心;
孩子对世界没有信心;
孩子在恐惧中;
……
是的,这些都是值得焦虑的。
这些都是应当焦虑的。
但我想,焦虑本身是没有积极意义的。您也可能知道,焦虑本身只会加剧焦虑,不能缓解焦虑。
那该怎么办呢?我的回答是四个字:
积极面对!
您在问:怎样是积极面对?
下面是我的想法——
第一,承认事实的存在,并尽最大努力,接受事实的存在。
但承认是不容易的,因为这与您的期待相距很远,您的意识一直在抗拒它。接受更不容易,因为您的博大心理还没有预订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来存放这种存在。
怎样才能承认这个事实?
要承认它的存在,我们先要弄清楚自己意识里抗拒它存在的意识是什么。
比如孩子不理想的成绩,您是一种什么意识在抗拒它的存在?
您会骂我这是废话。这个还不明白吗?当然是理想的成绩。
那我就进一步问您:什么样的成绩是理想的成绩?
我知道这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我做了几十年老师,当面问过无数的家长,很少有家长能直接、简洁、真实地给出答案。
因为“理想的成绩”这几个字里面有许多陷阱,或者说有许多蒙蔽。无数的家长陷进去后再也出不来,或者双眼被遮住后再也看不清实际。
我们知道,“理想的成绩”由“理想的学习基础”、“理想的学习习惯”、“理想的学习智慧”、“理想的学习引导(诱导)”、“理想的身体条件”、“理想的学习意志”、“理想的学习信念”、“理想的学习时间”等多种“理想的……”条件综合构成,缺一不可。
并且,这些“理想的……”条件,没有轻重之分,任何一个条件不充分而成为“短板”,就可能没有“理想的成绩”。
那么,就要细细想一想,您心中的“理想的成绩”是什么?
我以为,它不应当只是看得见的考试结果——分数,而更是看不太见的、难以量化的前述各项“理想的……”条件。
这样想来,就可能慢慢明白了,您抗拒孩子不理想的成绩,其实是在抗拒造成孩子不理想的成绩的某种或某几种生成条件。
那么,具体到您的孩子身上,是哪个条件不理想?还是有几个条件不理想?
是学习习惯不理想?还是学习智慧不理想?还是学习时间不理想?……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任何一种不理想,都不是一日之间形成的,都可能是自孩子出生起就在形成进程中的。它们都有一个慢长的“进行时态”,至今依然在这个“进行时态”中。
并且,都与您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智慧、学习时间……紧紧相连!
如果您不否认这些,那么就可以说,您抗拒孩子的“不理想……”,从很大程度上说,其实就是在抗拒自己的“不理想……”。
至此,就可以说,承认事实的存在,接受它的存在,之所以不容易,甚至极艰难,是因为它本质上是对您自己的否定。而在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对自我的否定!
但为了缓解焦虑,甚至不焦虑,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承认这个“不理想……”事实,并接受这个事实。
我以为,这是缓解焦虑的极重要的第一步。因为人的焦虑主因,有一个就是“心空”,而这种承认,这种确认,可以让您的心放在实处了,也就是说,这可使您心理“踏实”。
第二,用不带私心的爱,也就是用真正的父爱、母爱,去爱自己的孩子。
承认孩子的某种不理想,并接受孩子的某种不理想,或者某几种不理想,这其实也是您真爱孩子的又一次开始。
由此,您可以向前迈出更坚实的爱的步伐——
首先是反思。
孩子学习一直不专注,总是走神,与您自己有多少关系?
孩子一直不笑,从不开怀大笑,与您自己有多少关系?
孩子一直冷漠,一直不与您交流,与您自己有多少关系?
孩子后怕见到您,甚至不愿回到家里,与您自己有多少关系?
孩子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宅家”,但一句话与不想与您说,这又与您自己有多少关系?
……
仔细想一想,您认为的孩子所有的“不理想的……”,与您自己有多少关系?
我想说,您先不要推脱,不要说没有多大关系。比如,您就是一个很有学习智慧的人,就是一个有很好学习习惯的人,就是一个有很崇高学习信仰的人,您就是一个学霸,孩子却一点也没有学到您。那孩子为什么没有学到呢?当您这样追问下去后,您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某种缺席,甚至许多缺席。
这里我谈一种普遍存在的缺席——
进入复旦附中后,我都是三年一届。正是这个“三年一届”,让我非常清楚地看到,“三年”时间所带来的每届学生之间的差异,真的是越来越大。同样一篇课文,同一个学习时段(如高一第一学期第一周),我三年前的所思所想,与三年后学生的适切度在不断“缩水”,所以我必须针对当下学生的实际,更深更细地备课,才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也正是这样,我设计作文题时,也要去细细琢麿,如何尽可能紧贴他们当下思虑困惑的实际,与他们所思所想有深度的契合。就是这样,我也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离我的(语文)教育也越来越远。
但是,我们的家长们,最普遍的情况是:一直在用自己当年的学习模式指导孩子的学习。在与家长交流时,不少家长都与我说起过,他们的老师当年是怎么教的,他们当年是怎样喜欢语文的。还有家长向我求证,对孩子所写作文的理解,是孩子的对,还是她自己的对。
应当说,教育确实有不变的规律,有代代相承不迭的教育大法,但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上,针对不同的“活生生”个体,也确实是千差万别的,尤其是当下所处的“风起云涌”“云谲波诡”的“全球化”时代,“时代风云”早已不是家长们当年学习的那个模样了!如果您细看一眼,您一定会发现它甚至全变样了!
但我们多数家长,竟然一直在用自己心中早已 “定型”(有的在孩子出生前就已制定)的方案(包括实现目标与达成方法),指导并要求孩子的学习,而全然不顾已然全变的时代。前面我以“三年一届”为例说变化,其实,现在一年之间,都有极大的变化。真的是风云开阖,变幻倏忽。而我们确实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变化与孩子成长的紧密关联。
这就有了一种极大的缺失:对孩子成长个性特征的研究与满足这些个性特征条件的准备。
而我认为,这种缺失,是导致孩子现状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其次是以最平静的方式与孩子相处。
找到自己的缺席后,您的内心可能更多充满内疚,之前的责怪、抱怨、无休止的唠叨、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进行的说教,可能就慢慢被您的内疚消解了,就慢慢被您从心底走出的另一个自己控制了,就慢慢被您的平静替代了。
于是,您说话的语气就变得真的有了父爱的宽厚与容纳,有了母爱的哺育与融化。
再次是要放下自己,或者说要“无我”。
您的“强势”,您的“强大存在”感,包括您的事业、您的社会地位、您的经济地位、您的为父为母的“尊严”感等,在孩子那里,都要放下。特别那种非父亲、非母亲的种种角色意识,那种以同社会竞争的角色来同孩子竞高下的潜意识,是尤其要放下的。
我们老家有一句骂人的话:“您痴长啦!”放在这里,不是骂您,是提醒您。身为父母,如果您在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面前“摆架子”“甩威风”,是没有意思的,是极有害的。
第三,如果您觉得您的孩子特别不懂事,特别自私,特别“小皇帝”,尤其不懂您对他的爱,您千万不要与孩子计较。
不仅不计较,而且要把自己当作各种“开关”,最好是声控开关,随孩子声音起落亮灯、关灯,随孩子需要打扫卫生,随孩子意愿制作可口美味……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对同孩子关系特紧张的家长尤其重要。
孩子“已然”,您一下子也改变不了什么,何必一定要在马上就要高考的这个关键时期同孩子计较呢?
您想一想,您比孩子大几十岁,您做父母都已十八年了,也许您可以同任何人去计较,就是没有必要同一个还未成年(尽管孩子马上十八岁,其实他们真正成人还早呢)的孩子去计较,对吧。
何况孩子的“已然”,真的基本上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教育的整体问题,是我们整个教化体系的问题,是我们成人们“合作”构建成的这样的社会“化育”出来的问题,您当然也参与其中了。
不计较,不争执,不生气,也不急着化解。所以,请您继续看下面的。
第四,守望与静待
最后要特别说明的是,孩子当然有问题,现在的孩子存在许多问题,但孩子存在的问题,基本上不能怪孩子自己。这已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以后可以慢慢谈。
这里要谈的是,也许,作为家长,从今以后,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守望与静待。
我们不知道孩子何时能成为您“理想”中的样子,也许很快,也许很慢,也许根本不可能。
但有一点我们必须相信:未来是孩子的!未来的天下是孩子的天下!
我们看,在这次抗疫中,80后,90后,是英雄的主力军!无论他们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由仁义行”与“行仁义”确实是有差别的,但能“行仁义”就很了不起!
您的孩子,也许高考不理想,但这100%不等于他未来的不理想。
几年后,他们将成为父母,将是比您更出色的父母;二三十年后,他们陪伴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您的孙子辈高考,他们将是比您优秀得多的父母。
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您看到他们意气风发的身影,回想起自己今天的焦虑甚至沮丧,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百感交集”呢?!
守望扶持立,世事正宜静待。古往今来暂时间,世事长将静好!
祝您的心情能慢慢好起来!
2020.3.3—4
来源丨黄荣华公众号“瞎说之诗自远方来”
作者丨黄荣华(复旦附中语文教师)
编辑丨田佩
☟ ☟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xiaoyuan/32197.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下一篇: 人工智能井喷专业选择不必只奔“钱途”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