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做“核磁共振"——寿光“成长障碍”研究透视

时间:2019-05-11 17:29:58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福建省石狮市

导读:本文是由福建省石狮市网友投稿,经过PEP人教版小学数学书图片编辑发布关于"为生命做“核磁共振"——寿光“成长障碍”研究透视 "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为生命做“核磁共振"——寿光“成长障碍”研究透视

从学习障碍研究到成长障碍研究再到成长障碍的预防研究,从只关注学习本身再到对人的全面关怀,山东省寿光世纪教育集团把教育的航船不断引向生命的深水区……

为生命做“核磁共振

《世纪教育》教育障碍研究特刊封面

1

“老师,小A非常喜欢阅读,《西游记》《哈利波特》类的大部头读了几百万字,奇怪的是语文成绩并不好,我们特别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世纪高小的一位家长这样向语文老师张晖倾诉。

东城初中地理老师张冠秀发现小B上课不肯听讲,不跟老师、同学互动,她向班主任“告状”,对方却先诉起苦来:“张老师,不是我们不管,实在是管不了,这孩子上谁的课都这么散漫。同学们也不爱跟他同桌,嫌他太邋遢……”

小C很乖,但提笔就写“反字”:分不清b和p、d和b、6和9……用了各种办法都无法矫正孩子的毛病,家长急,老师急。

“梁老师,爸爸妈妈要‘二宝’,总该跟我讲一声吧?现在妈妈不声不响就怀孕了,我怪难受的……”东城高小的梁祝君老师,发现班里的小D最近心绪不宁,跟孩子一聊,才知道班上的“大宝”不在少数,“老大的烦恼”也普遍存在。

……

这类问题,每天每时都在校园里发生着,困扰着一线教师们。我们通常的“解法”很简单——“定点清除,精准打击”。语文成绩差?那就买来练习册、试卷刷题;上课不积极?那就重点关注,安排同桌、组长监督;写字总写不对?罚写几十遍……

但老师们发现,这些“解法”虽然能够一时解决问题,但“按下葫芦起来瓢”,看上去已经被“清除”的问题总是会在某个时候以新的形式再次出现。

如何从根本上破解孩子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早在十几年前,世纪教育集团就已经开始寻找破题的“利器”。

2

“面对孩子的各种学习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当做到标本兼治,要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2006年,世纪教育集团的张照松校长向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提议给老师们很大的启发。大家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比如,孩子容易“写反字”,其实压根不是不熟练导致的,其成因有可能是儿童的大脑发育不够成熟,也可能是儿童手部的小肌肉群控制力弱,或是存在“感统失调”。把孩子按在座位上“罚抄几十遍”是没用的,进行一些感统训练,或是放孩子到操场上运动,反而有可能能改善这个问题。

深入研究,老师们发现:许多学习问题都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背后很可能有心理、神经系统发育等各个方面的障碍。

由此,世纪教育集团开启了校本课题“学习障碍”行动研究。

为生命做“核磁共振

世纪高级小学每月一次的教育障碍专题研讨会

面对博览群书语文成绩却不好的小A,张晖老师与小A一家人沟通时,发现小A读书只是“图个热闹”,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看完便算,对书中细节一问三不知,更谈不上深度思考了。再与班上的学生一聊,发现这样走马观花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张晖认为,这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障碍。

一个名为“五年级学生阅读障碍”行动研究的课题就此开启了。

首先是调查:张晖和同伴在每班选出有代表性的阅读障碍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从心理学、阅读学等多维度对各种阅读障碍进行了归类、归因,深度唤醒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理解力。

“老师先读、方法引读” “活动助读、家校共读”“聚焦主题,深度解读”“围绕细节,层层展开”“联系生活,纵横勾连”……一系列方法被引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阅读障碍不攻自破。

世纪初中物理老师肖艳发现,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不会提问;而且年级越高,提问越少。经过分析,肖艳发现学生并非没有疑问,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惧怕在同学面前失败和丢面子——因为“怕问”而逐渐导致“不会问”“问不清”。

肖老师意识到:让孩子学会提问,首先要从消除内心深处的恐惧开始。肖艳在每间教室里设立“快乐问吧”,她要求每位学生记录“问题本”,定期提交到教室的“提问箱”中;高质量问题和提问者还会出现在教室黑板报的“问题角”上。问题角不仅是精彩问题的清单,更是班里的“英雄榜”。

有位学生发问:“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怎么才能安全登陆太阳?”肖艳一时答不出,便把问题挂在了问题角上,邀请同学们一起探索,还把他评为班里的“问题小明星”。这个称号每周轮换,授予最擅长提问的同学,并为其在班级考核中加分。

其他学生一看,“不懂就问”不仅不会丢脸,如果“问到了点上”,还能为自己挣足面子,也逐渐养成了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习惯,有的甚至一下课就直奔“问吧”提交问题。

如今,肖艳已经形成了一套基于“快乐问吧”的“一体两翼教学法”,以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推动课堂教学。而学生们从“怕问”到“敢问”,再到如今的“抢着问”,提问质量越来越高,学习物理的热情日渐高涨,学习障碍也逐渐消除。

“学习障碍”行动研究,让老师们把关注的视线从孩子学习过程中表面存在的问题引向问题的深处,注重从根本上破解学习中的障碍。从此,这项行动研究就成了老师们实施教学的有力抓手,世纪教育集团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由此而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为生命做“核磁共振

教育障碍主题话剧《红灯笼》

3

2017年初冬,世纪教育集团下属的凤华初中领导发现:该校七年级的小E坚决拒绝写作文,最后发展到甚至不肯写各科的论述题。更奇怪的是,小E总体成绩尚可,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后进生”。

怎么回事呢?校领导邀请小E一家谈心。

原来,小E在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没完成作文,老师没问清原因就断定他是故意不写,小E为此受了罚。父母得知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他又打又骂。此后小E破罐子破摔再也不愿写作文了。读初中之后,索性连需要组织语言的论述题都放弃了。

在交谈过程中,小E妈妈也反思了家庭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他爸脾气不好,经常为了写作业的事打孩子,我有时候也会骂孩子……”

小E现象引发了世纪教育集团学校领导的深思:看上去单一的学习障碍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综合原因:有老师课堂教学不得法的问题,有家教手段简单粗暴的问题……

张照松校长敏感地意识到:今天的孩子越来越敏感和早熟,很少有学习障碍是由单一原因构成的。我们不仅要关注露出海面的冰山之一角,更要关注海面下巨大的冰山;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问题,更要关注整体的生命成长。

“学习障碍行动研究需要升级迭代了!”张校长把自己的思考跟老师们讨论,赢得了大家一致的赞同。

“成长障碍行动研究”开启了大幕。

由“学习障碍”到“成长障碍”,虽然只有两字之差,立意却完全不同:前者关心的仅仅是学习本身;后者关注的是生命成长;前者更多的聚焦于知识能力以及学习成绩;后者聚焦的是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生命做“核磁共振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共同寻找教育障碍

行动研究需要实践案例。

学校领导以小E为样本进行了成长障碍研究的尝试性探索。

首先是诊断:三年前作文课的误解以及父母不问青红皂白的打骂,严重伤害了小E的自尊心,挫伤了他的学习积极性;父母长期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为他心理障碍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决策略:从改善家庭教育和老师教育观念两个维度入手。老师们邀请小E一家人,进行了两次心理辅导,帮助小E的父母反思家教策略是否得当,并进行了亲子沟通方面的培训。与此同时,学校也推动老师们更新观念,反思教育教学的方法。

在家庭的支持下,语文老师为小E制定了系统的作文训练方案,鼓励小E从“每天写一句话”开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经过一个月的练习,他慢慢找到了写作的感觉,不再一味抗拒和逃避。假期里老师们也带着小礼物上门家访,对小E开展跟踪辅导,培养他的自学能力。

一段时间后,尽管小E的学习状态偶有波动,但他的成长障碍已逐渐消除,他不再抗拒作文,而且写得越来越好。如今读八年级的小E,是班里的物理课代表,参加学校的船模比赛还获过奖,家庭氛围也越发和谐。

小E案例的成功,让老师们意识到教育的一切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育人”。老师教的不是学科,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解决一切局部和细节的问题,都要从全人的出发并最终回到全人的培养目标本身。

受小E案例的启发,张冠秀“透视”了小B的问题:一味加强所谓纪律教育是没有效果的,还是要从成长障碍的角度去寻找问题根源。张冠秀利用班级户外拓展的机会,与小B成为了好朋友。聊天中得知,小B的父母望子成龙,期望很高,要求很严,但是又疏于陪伴,这份“沉甸甸的爱”让小B长期处于巨大压力之下;而因为纪律散漫,老师们对他也格外关注并经常批评,进一步增加了他的压力。他因此对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产生了排斥。

张老师主动与小B的父母联系,建议他们降低对孩子的压力与过高期望;又与各科老师沟通,请求大家至少表面上对小B不要过度关注,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成长;同时发现任何点滴进步都要大张旗鼓地表扬。

经过一段时间的疏导,被“忽略”的小B终于做回了自己,他发现了自己在户外活动、阅读写作方面的特长,开始主动参加感兴趣的校园活动——小B这株嫩芽离开了温室,反而开出了最美的花。

为生命做“核磁共振

根据教育障碍研究案例改编成的话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成长障碍行动研究”进行的全部是个案研究:针对一个个迥然不同的孩子,设计各种不同的策略,挖掘深藏在生命内部的生长力量。

4

通过不断反思、改进,把工作往深处推动,是世纪教育集团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成长障碍研究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反思随即开始了。

“阳光心灵”活动中心主任张乐华对小E案例进行反思后认为:为了一个不写作文的孩子,投入这么的大人力物力,类似于“亡羊补牢”,成本其实很高。应该从障碍预防的角度更早启动研究。

这个思考引发了广泛的兴趣,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同:不能等问题出来了我们才采取行动,应该“防患于未然”。

又一个全新的校本研究项目——成长障碍预防研究,悄然启动了。

凤华初中教研团队由校长牵头,撰写《问诊成长障碍,预防爱的伤害》一文,对学生成长障碍的成因进行归纳分析。文中从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维度,列举了12大类共45种可能引起成长障碍的因素。换言之,越是“符合条件”的孩子,越有可能遭遇生命成长的障碍——这是凤华初中1.0版的《成长障碍预防指南》。

有这份“预防指南”在手,老师们心里踏实多了。

面对“老大的烦恼”,梁祝君基于预防在先的原则,与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合作,同班里每一位“大宝”谈心,将孩子们分为四类:满不在乎型、忧虑不安型、抵触粘人型、自我保护型。

为生命做“核磁共振

“教师引起的教育障碍”主题沙龙

接着组织了“说说心里话”主题班会,立足情绪管理与表达,引导孩子们分享心路历程,并写下《给弟弟/妹妹的一封信》,大胆写下内心的感受与想法。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梁祝君专门为他们录制“给爸爸妈妈的悄悄话”系列视频,再分享给家长们,并分析成长障碍产生的原因。

看完视频,许多家长潸然泪下,意识到自己对“大宝”的关怀不够:“梁老师,我们过去处理两个孩子矛盾的时候,一味强调‘大让小’,忽略了大宝的感受,想起来真是后悔!其实学会分享、公平公正才最重要。”

“老大的烦恼”逐渐消失,尊重与理解在家庭中滋长,孩子们的脸上也重现笑容。有的孩子说:“我能明显感觉到妈妈偏爱弟弟,以前心里总是不服气,现在我觉得能理解爸妈一点了。”本来没有烦恼的学生们,则学会了与父母沟通,表达情感的方法:“如果爸爸妈妈要生‘二宝’,那我要做个好哥哥,迎接弟弟/妹妹的到来。但我要是觉得爸妈不公平,心里委屈,也会告诉他们的。”

从“学习障碍研究”到“成长障碍研究”,再到“成长障碍预防研究”,从对学习的关注再到对人的全面关怀,寿光世纪教育集团犹如为每个孩子不断进行无害的“核磁共振”:扫描每个生命细节,发现深藏的障碍基因,寻求根本的解决之道。

“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成长障碍研究永远都不会有通行和共用的模式;一届届的孩子随着时代变化也各有不同,所以成长障碍研究也要不断更新与迭代。就此而言,我们永远无法预期未来的障碍研究会是什么样子,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它会一直都在进化当中!”

张照松校长的话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想象。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家》杂志2019 02期 上旬刊

特写栏目,欢迎有教育思想的您自荐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xiaoxue/2458.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