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构建新型协同供给体系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时间:2019-12-04 09:28:44 来源:教育频道_新华网-滚动新闻作者:河南省灵宝市

导读:本文是由河南省灵宝市网友投稿,经过夸父追日课件编辑发布关于"李奕:构建新型协同供给体系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容介绍。
图集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构建新型协同供给体系。”日前,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在第十届新华网教育论坛上强调,想要实现党的十九大所绘就的2035年、2050年国家发展蓝图,必须在当下进行育人模式的转型升级,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李奕:构建新型协同供给体系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和校长是‘两个大计’的直接守护者。”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具体到教育领域,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在李奕看来,这个要求落在微观层面的学校治理和班级治理上,要把制度的优势转化为教育治理的效能。

  李奕认为,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最终要靠学生的需求来带动,既要关注到衍生需求,同时也要关注核心需求,只有深度精准地引导学生的消费需求才能让他们形成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协同供给体系的构建要在立德树人的统领下协同各方资源与服务,满足学生动态变化的消费需求,从而形成更高层次、更优水平的教育供给。

  李奕表示,构建新型协同供给体系要从各方利益诉求出发,找出“最大公约数”,瞄准靶向,做出七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在供给策略上,从以学科为主转变为以立德树人为统领的育人为主。李奕介绍,过去,北京部分中小学探索形成了以15个学科为单元的教育供给,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面向新时代、面向未来的要求,这种供给模式的效率是不是最高的,仍是一个疑问。最近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制定中提出按领域供给的思路,他希望基础教育领域的工作者都能够予以关注,调整自己的供给理念。

  第二,在供给内容上,从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转变为以育为主。今年6月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及《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课堂教学要引入真实情境,这给很多老师带来了压力,因为他们需要去关注整个社会动态的变化,才能引入真实的问题。李奕表示,当供给内容超出了原来的边界,老师们应该怎么去调整、怎么样驾驭,校长应该怎么检查集体备课情况,这些都有待探索和研究。

  第三,在供给方式上,从单一主体为主转变为全社会协同供给为主。李奕介绍,北京市曾经提出每个学科要有10%的课程到校外去上,其实就是对供给方式所做的调整。通过学区、集团、联盟把单体的联盟变成学区、集团、联盟供给,也是供给侧结构调整。

  第四,在供给节奏上,从相对固定为主转变为灵活及时为主。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打通校内校外多种供给体系的构建。

  第五,在供给管理上,从事后监管为主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为主。“现在的信息技术可以支持每一位校长、每一位老师加强事前和事中的监管,实现高效的治理效能。”李奕说。

  第六,在供给地域上,从属地供给为主转变为属地和跨区域相结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给孩子提供更多跨地域的供给素材和课程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难是难在我们能不能驾驭,有没有新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本领,提供孩子消化吸收的效能。”

  第七,在供给空间上,从现实空间为主转变为现实和虚拟空间相结合。“线上线下结合是我们不得不去面临的挑战。”李奕表示,我们之所以严禁让手机和APP进入校园,是因为我们还难以管理,我们的治理能力还有待提升。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孩子改变原有的学习模式,对孩子的学习进行个性精准的诊断和个性信息的推送。很多社会机构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有益的探索,我们需要建立协同的工作体系,共同为孩子提供服务。

  据介绍,北京市目前正在研究和推进一些试点校、试点学科围绕这七个方向努力调整供给侧结构,改变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未来的资源发展一定是开放的,一定是需要各级各类的管理人员有更强的治理能力,能够广泛地把有益的因素聚集起来,在治理当中充分体现出‘放管服’。‘放管服’在基础教育当中有深刻的含义。”李奕认为,对于中小学生减负来说,减量发展空间才是减负真正的途径。“不是靠行政命令砍掉某一块应有的内容,也不是靠降低质量来减负,一定在减量发展、转型升级过程当中,确保教育质量的提升。”李奕说。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xiaoxue/22620.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