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当教授、博导,社会不必大惊小怪

时间:2019-11-04 09:36:51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四川省邛崃市

导读:本文是由四川省邛崃市网友投稿,经过喜从天降的意思编辑发布关于"90后当教授、博导,社会不必大惊小怪"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90后当教授、博导,社会不必大惊小怪

近日,90后博士刘惠颖获聘中南大学社会学系特聘教授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有网友表示“年少有为”,也有舆论认为,“一个刚走出书斋走入社会的社会学系教授,究竟能不能胜任尚待检验。”

90后当教授、博导,社会不必大惊小怪

(中南大学官网截图)

90后当教授、博导的新闻,频频上头条,被网友刷屏。舆论将此解读为“不拘一格降人才”,我国正形成新的人才观。可是,对年龄的关注,与人才评价要淡化年龄、资历、头衔等因素,关注人才本身的能力与贡献,恰好相反。如果真形成了以能力为导向评价人才的人才评价体系,那就不会对二十六七岁担任教授,有什么大惊小怪了。

当前,社会舆论关注这类新闻,无非出于两点,一是“这么年轻”就当教授、博导,太牛了。二是学校凭什么聘他(她)为教授,是不是有什么来头,不公平?前者表明,社会还存在很强的“资历”意识,而后者则反映大学的职称评审、人才招聘还没有获得社会应有的尊重,缺乏足够公信力。

90后当教授的新闻,放在10年前,是80后当教授的新闻,放在20年前,则是70后当教授的新闻。而如果再往前翻历史,就会发现,早在30年前,20多岁当教授,已在我国大学里发生。可为何如今还会把年龄当作看点呢?这一定程度表明,我国对人才的评价,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论资排辈的问题。像这次舆论对人文社会科学年轻教授的关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大家的传统认识中,要当人文社会科学的教授,再怎么也得30岁以上。相对来说,社会对30岁以下的理工科教授接受度比较高,但就是如此,20多岁的学者被聘担任教授,还是会成为受关注的新闻。

这类新闻,往往会被解读为个体的年轻有为,以及大学的重视人才。这有积极的意义,但这类新闻也会走向“功利”。有的家长就把这作为育儿榜样,急功近利地追求孩子早成才,近年来的少年班火爆现象就折射出这种功利诉求。而大学也可能迎合舆论,在“最年轻”教授方面,打造人才政绩,各校纷纷晒本校聘请的最年轻教授,这也自然引来质疑:大学这么比拼“最年轻”,会不会降低评价标准,是不是在进行“炒作”?

人才的年龄,在人才评价中,不应该过分关注。过分关注年龄,主要还是受论资排辈的影响,而论资排辈的人才评价,又与当前以行政为主导的评价方式有关,这一评价,主要采取设定硬指标的“数量评价”方式评价人才,是导致人才评价唯学历论、唯奖项论、唯帽子(头衔)论的根本原因。

科学的人才评价,应关注、重视人才本身的能力与贡献,对人才进行专业同行评价,具体而言,在科研项目立项时,谁有能力做出成果,就给谁,刚毕业的博士,和院士应该是平等的。在发达国家的大学,博导就不是什么头衔,而是一个职务,刚博士毕业任教的年轻教师,就可以担任博导。这些都是需要以科学的人才观,重新进行梳理和审视的。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熊丙奇

编辑 余孟祥

【版权声明】本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归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社)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xiaoxue/18999.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