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念“紧箍咒”不如做孩子的“粉丝”

时间:2020-04-01 09:37:53 来源:教育频道_新华网-滚动新闻作者:湖南省武冈市

导读:本文是由湖南省武冈市网友投稿,经过飞将数奇编辑发布关于"亲子育儿:念“紧箍咒”不如做孩子的“粉丝”"的内容介绍。
图集

亲子育儿:念“紧箍咒”不如做孩子的“粉丝”

漫画/何朝霞

  3月27日深夜,湖南省教育厅发布“4月7日起湖南各级各类学校将分批次、错时错峰开学”。昨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

  考生和家长时下都在思考如何迅速回归“战斗”状态?在冲刺的焦虑下,家长如何为孩子的学习助力?记者特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专家为考生支招。

  念“紧箍咒”不如做孩子的“粉丝”

  焦躁、失眠,越焦虑越沉溺于手机游戏……随着开学时间推后、大考时间逼近,种种负面情绪在考生身上蔓延,他们担心学业,担心考试是否延期,担心疫情发展,在原本大考临近的焦虑下,承受了更多的压力。考生的父母往往更加心慌,孩子的复习计划被打乱、每天对着电脑屏幕上课会不会“隔靴搔痒”?

  “你一定要考上985高校,发挥出自己最好的实力和水平,虽然大家都在家里,可都铆着劲,你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才可能不落后。”张女士苦口婆心地为女儿小安(文中学生均为化名)打气,换来的却是女儿的不耐烦。前两天的一次絮叨,让母女俩冷战了一天。

  “放假这么久,高考这么重要,我能不提醒吗?”张女士认为孩子还不能理解父母苦心。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主任医师曹玉萍对此表示,家长一味地念“紧箍咒”,让孩子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家长应该找准和孩子相处的位置,不要总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人生导师。”曹玉萍提醒,父母遇到和孩子想法相悖的情况时,要“缓缓图之而其事卒成”,先了解情况,少说“你应该”“你必须”这样的强迫性话语,尊重孩子的想法。

  曹玉萍表示,青春期的孩子,在逐渐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特别是高中毕业生,诸如关于学习的方法、关于高考专业方向的选择,应多支持孩子的想法,做孩子的“粉丝”,帮他做理性分析,而不宜以家长自己的心愿而定。

 “家长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如果家长对孩子发火,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家长更加生气,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让家庭关系陷入僵持状态。”曹玉萍说,家长要理解孩子,给予足够包容和接纳。其次,要给孩子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处于良性的情绪之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变成家长的事情。”曹玉萍还表示,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应该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保持一致,不要在引导孩子时出现相反的观点,让孩子无所适从。

  适度的焦虑不会影响考试成绩

  “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吃不好睡不好、沉溺电子游戏等现象,疫情期间,这种现象可能会被放大,导致情绪焦虑,家长和考生不必视焦虑如猛兽,适度的焦虑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副教授李卫晖表示,考生可以从现在开始调整,行动上重视,心理上放松,用最好的状态返校。

  李卫晖建议,学生至少在复学的前两天完全做到按学校的时间表作息。首先,考生和家长应尽早制定好作息时间计划,循序渐进地调整作息,按计划行事,这样可减少忙乱,帮助孩子适应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

  其次,学会接纳焦虑。家长要告诉孩子,焦虑的情绪是正常的,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适度的焦虑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可能会助推学习。李卫晖建议,在课余时间,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不要学习、吃饭、睡觉三点一线,可抽空打打球、跑跑步、听听轻音乐等,这些都是不错的解压方式。不论家长还是孩子,在心情焦躁时,要学会让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比如在无人处大声唱歌,或是跑步,或是找人聊天,不要将情绪憋闷在心里。

  “受到疫情的影响,目前孩子可能在心理上对复学有一些抵触和害怕,这是正常的情绪,家长应该细心和孩子们解释,指导他们正确防护。”李卫晖表示,当孩子迷茫、困惑的时候,一定要引导他向身边的成年人求助。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状况失常,务必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在学习方面,曹玉萍提醒,任何一场重要的考试,不仅考核知识技能,同时也是心态的较量。良好的心情和心态可能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发挥,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如果太过紧张,常想着“考不考得上”“考不考得好”,会加重紧张情绪,应将注意力要放在学习的过程上,走好了过程,自然就有好的结果。

  孩子情绪过于高涨也应引起警惕

  学生情绪低落是失常,专家提醒,情绪莫名高涨也需要引起警惕。

  晴晴的成绩一直中等偏上,去年年末开始,她突然开始改变以往比较松懈的学习态度,变得特别刻苦,每天熬夜也不觉得累,学习的积极性前所未有地高涨。这段时间在家上网课,不像在学校那样方便向老师请教,晴晴的脾气越来越大,焦虑越来越严重。在一次线上月考失利后,晴晴整夜失眠,每天郁郁寡欢。晴晴父母把她带到医院,医生诊断,晴晴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晴晴刚开始出现的“打鸡血式学习”属于轻躁狂的状态。

  据了解,双相情感障碍一半以上的患者在20岁之前发病,以15至19岁尤为集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情绪也易波动,再加之有中高考、特殊事件的诱发,疾病更容易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会一段时间抑郁、一段时间躁狂。初期虽然有可能会出现积极、兴奋等看似正面的情绪,但其中隐藏的情绪并非完全不可察。”曹玉萍提醒,当孩子突然情绪高涨地要学习、要运动,想法很多又易变,表现出和以往很不一样的积极后,家长应该仔细地观察孩子们这段时间的脾气是不是和以往相比变大了,或者是否变得和以前有些不同。如果觉得孩子情绪很不正常,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判断孩子情绪和精神变化是否正常,通常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纵向地和孩子以前比较,一个是横向地和同龄孩子比较。当然还要看孩子情绪变化持续的时间,比如情绪高涨持续1周以上,或情绪低落持续2周以上,均需要及时就医。”曹玉萍提醒,孩子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在注意孩子身体健康、学习状态时,应该引导孩子有积极正面的心态,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liuxueshenghuo/3456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