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1 13:16:51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甘肃省张掖市
【荐 读】
2月17日,松滋市实验小学发布“学生居家学习校本课程方案”,对小学各年级校本实践课程进行安排。其中,高段年级的主题是“疫情之下,人们如何防护”,以此引导孩子们通过线上学习、线下观察,以日记、随笔、手抄报、研究报告等方式记录自己的综合实践学习成果。“小眼睛”里有“大社会”,六(5)班学生杨世栋的调查报告,别具一格。
调查报告:疫情之下的曙光村
松滋市实验小学六(5)班 杨世栋
指导老师:王冬伟
目 录
一、问题的提出
1.1研究问题
1.2研究背景
1.3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3.1 疫情之下村民生活变化
3.2 村民应对情况
3.3 对后续生活的影响
四、结 论
五、其 它
关键词:疫情;村民;变化;应对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1.1研究问题
1、疫情来袭,对村民生活造成哪些影响。
2、病毒将与人类共存,疫情爆发接近尾声,村民生产、生活如何恢复。
3、村庄经历此百年未遇疫情,生活将发生哪些变化。
4、村民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1.2研究背景
疫情已经延续一个多月,我也在老家隔离40多天了,通过观察与交流,感受到了村庄的变化。通过收集网络资讯,我得知疫情将与人类共存,但是生产一定要恢复。在隔离与复工之间如何平衡,这是我思考的问题。
1.3研究目的
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思考总结上述四个问题,做出合理推断,提出可行性建议。
第三部分 研究过程
1.疫情前期(腊月底到正月十五)
每当放了寒假,我就会和妈妈回她的娘家——曙光村。虽然我不是村里人,但我比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待在这里的时间还长。
腊月底,曙光村大约有200人从武汉返乡过年。陆续返回的人们中,很少提起武汉的疫情,没有当回事儿。他们回乡后习惯地走亲访友,没有人警觉,也没有人远离。留守在村里的,大多为老人、儿童,他们对疫情的认识都来自电视新闻,知道有这回事,但没有紧张。他们的判断是:山高皇帝远,从武汉到松滋,病毒还远着呢。
不过,广州返乡人员中有人提醒疫情有点严重,在人群中开玩笑,提倡远离“武汉人”。他们中有的多年生活在广州,见识过2003年非典,对形势的认识有参考对象。这些家庭的口罩都是广州的孩子们网购,然后寄到村里的。事后证明,他们说的很有道理,他们戴上口罩的行为早早地起到自我防护的作用。
腊月三十,武汉封城消息传来。紧接着,村干部开始挨家挨户统计武汉返乡人员,劝告他们不要外出,每天监测记录他们的体温。村里的应急反应,还是及时的。
对比网上传闻的一些地区的做法,这里还是人性化了很多,毕竟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的武汉返乡人员开始庆幸自己回村,这总比呆在武汉城里安全。他们开始自觉隔离,不出门走动了。大家也尽量减少了与他们的接触。
妈妈的表哥一家从武汉回来,表舅来爷爷奶奶的菜园摘菜,都选择在清晨,我们一般都没有起床的时候过来,他说没有主人看着,好像做贼似的。
不过各家的除夕团圆饭依然热热闹闹的准备着。我在新江口奶奶家吃过中午的团圆饭,下午回到村里。三十晚上的祭祖习俗也没有任何变化。鞭炮声响成一片,田野里的坟堆前个个都亮着灯。离开村庄生活的人家,这天也回来祭祖。大爷爷去年十月病逝,堂叔在北京安家,也应大奶奶的要求,回松滋新江口家中过年,团圆饭后开车带她来村里祭拜祖先。
正月初一,按照习俗,上午村里一片寂静,昨晚的联欢晚会陪大家守岁,今早都要睡个懒觉,以预兆这一年不必辛辛苦苦起早贪黑。下午,着急走娘家的年轻人已经开始流动,路上车水马龙,笑语晏晏。后来听说有部分外出打工者眼看情形不妙,在初一晚上高速封锁之前离开湖北,赶往外地,曙光好像没有人离开。
正月初三,松滋开始限制交通。我们一家赶紧回新江口收拾日常用品,做好隔离半个月的打算。据妈妈了解,她的朋友们听说隔离,很多人都选择撤回到农村老家。大家普遍认为回农村天地广阔,人口稀疏一些,危险会小一点。现在想来,这种选择是可以适当减轻城区压力的。
正月初四清晨,我骑自行车去出村路口观察,发现一辆白色农用车横在路中间,行人可以通过,但是机动车辆已经不准出入。村干部到我家补充登记了爸爸、妈妈和我的信息。中午我和爷爷从卡口缺口处去集镇的超市,被执勤人员劝返,他们要求我们带好口罩,不要随意外出。但是,爷爷执意出去,还是被放行了,不过自行车不准过去,我就在路口等他回来。爷爷又买回了一堆生活用品备用。
初五早上,我还没起床就听见警车在村道中巡逻,村里开始用大喇叭宣讲防疫注意事项,一天几遍。我再到村口去观察,发现卡口已经完全封闭,任何人都不能通行。电视中播报武汉成千上万人感染确诊的消息,村中气氛越来越沉重。即使天气不错,大家都闭门不出。人来人往的村道上一个人都不见。村组干部发放了《告全体市民书》到各家各户。
初七以后,天气连绵小雨,气温降低。人们都缩在烤火房中,路上不见一个人影。各个家族也不再聚集聚餐。偶尔天晴,年轻人耐不住家中无聊,去洈河边钓鱼也会被疏散。
正月十四传来不太好的消息。集镇上一家人在武汉打工,回家过年,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他们家已经发生了传染,五个人中有三人确诊。女主人曾回曙光娘家探望母亲,娘家一家人都被带走,到隔离点观察。隔壁阿姨在镇政府食堂帮忙做饭,她回来说为隔离点的人准备盒饭,份数从十来份增加到四十多份了,忙得脚不点地。向上中学都被征用为隔离点,为形势变化做准备。
我每天关注松滋疫情通报,确诊人数每天都在增加。那么隔离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各个村组开始消毒,爷爷加入到消毒小队中,背着打农药的水桶把我们左邻右舍的角角落落洒了个遍。
第二个隔离期开始了。宣传车、巡逻车在村里来了又去,不停宣讲。又有感染者不治身亡的消息传来,大家的心又紧了一步。还有各种谣言传来,村里又有谁确诊了,染病的那家人已经不行了之类的。不久又有人辟谣。一时间人心惶惶。
正月十五,元宵祭祖习俗很早就被劝告取消,也没地方购买香蜡纸烛,很多人取消了活动。元宵节没有听到鞭炮声。元宵晚会我也没有关注。
2.疫情中期(正月十六到二月二十)
又一个14天过去了。曙光依然没有病例,被称为“无疫村”。大家终于舒了一口气,宣传车也渐渐不来喊话了。天气好转,人们开始外出聊天、散步。但是出门都戴上了口罩,聊天也保持一定距离,依然不聚餐,不打牌,聊完各回各家。
村里收到了海南捐的辣椒、冬瓜,分给各家各户。其实这些都是这里能产的蔬菜,只是季节不对,大家还是很稀奇的。领菜那天,去的早的拿得多,去迟了什么都没有,有人就有了抱怨。村干部讨论以后分东西还是先分到组,再分到户,免得不均匀,大家有意见。可是后来也没什么可分了。
而本地的蔬菜不能外运出售,坏在地里也是可惜。这时,村委会号召村民为城区居民捐菜。大家积极响应号召,把田里的萝卜、白菜收割回家,整理好,摆在路边,等着志愿者开车来运走。最后所有蔬菜集中在村部广场上,远远望去好壮观,我估算大约有10吨左右。都说曙光人斤斤计较,没分到几个辣椒就不高兴,但这一次却显示了农村人的慷慨大方。
一个月来,一家人宅家消耗,各家年货捉襟见肘。村里组建了代购群,镇政府指定集镇上几家超市营业,可以订购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志愿者们去超市代买,保障大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大家开始线上点单,老人不会,年轻人帮忙代点付账,再收现金。
村干部忙着宣传、执勤、上报、登记、代购,分身无术,急需志愿者加入。待在家里无聊,我很想去,可是未成年人不允许外出;妈妈也想去,可她的学生马上要开课了,没时间;爸爸倒是没班可上,于是他加入了志愿者行列,主要负责超市代购。
代购群里规定周一、三、五上午下单,志愿者下午配货;二、四、六提货。爸爸在发货日最多发过八十多份商品。投诉也有很多,我点这个品牌的,怎么发别的牌子?方便面我要袋装的,桶装的我不要;甚至有我要买苕粉,为什么发红薯粉?慢慢大家也就习惯了,即使不满意也不抱怨志愿者们了,最多就是不买了呗。
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反映家中孩子们的零食问题,学习用品问题。村委会商议代购中允许加入零食,安抚好孩子们的情绪。志愿者们的工作量一下加大了很多。问爸爸的感受,他说为了孩子们,累一点也乐意。有文具专卖店加入代购群,解决了学习用具问题。
村庄里副食品生产交易也渐渐启动了。这个小村庄,人多地少,一直以来人们就有生意头脑,所以各种商贩很多。这里除了大米要靠外运,其他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有养殖场出售活鸡、鲜鸡蛋;鱼池老板开始捕鱼,无论大小,一斤十元;竟有商贩年前囤有甲鱼,五十块钱一只;豆腐开始制作,送到村部去卖,刚出门就被中途拦截,抢购一空。代购群中开始叫卖白酒、水果、面包、日用品。群里生意兴隆,买卖热闹。
憋了一段时间,大家基本零消费。一有新鲜商品叫卖,张家买了,李家也会跟风买一点,所以手慢一点就没货了。奶奶说价格还算公道,不算飞涨。大家买东西,也会自觉排队,人多也不聚集。
最近比较忙的还有我的叔叔,他是一名修车师傅,在集镇上经营一家修车铺。大家在家宅了十多天,车也停了十多天,等到想开车的时候,都没电点火了。他接的电话多半是求助接电打火的。所以最近叔叔就把充电电瓶放在后备箱里,随叫随到。村民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了。
正月二十左右,大人待在家里无事可做,但是我们学生已经开学了,每周一至五都有网课要上,有的很认真,按时起床,依照课表安排开始一天的学习;也有的不在乎,而我——因为家中网络很差,只能和妈妈跑到别人家去蹭网学习。
妈妈每天上午陪她的学生上课,下午答疑,忙得不亦乐乎。我的学习全靠自觉,偶尔我也会偷玩会游戏。线上教学第一周每天三节,一上午对着电脑,眼睛有些累。后来做了调整,每天两节,但是作业量增加。
妈妈管不了我的学习过程,就特别重视老师的批改反馈。一旦有问题,她就批个不停。要是被评为优秀作业,我们都会很开心。
我们的作业形式越来越多,有读书笔记,有实践活动,有手工制作。老师要求拍照上传,群里同学们的手抄报都很漂亮。我隔离在老家,没有彩笔和大纸,只好写调查报告。
我感觉不上课的时间我也没闲着,忙着收集资料。一玩游戏妈妈就来查任务完成了多少。妈妈要她班上的同学制作长方体框架,学着包装礼盒。上传的照片她一张张评论,也要花费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想我的王老师也是这样忙碌辛苦着,所以完成作业不再敷衍,总想给她点点惊喜。
然而我的表妹李鑫潞就不是这样了。她在街河市小学读三年级,她的妈妈不骂她,她就不会好好写作业。英语已经上了一学期,她还没入门。我教她学习方法,她也不在意,她说只想早点完成任务看电视,可每次都被妈妈抓回来重做。小姨说就怕老师在群里评论作业,要是被点名多尴尬。
3.疫情现状
一晃就是三月了。年轻人的单位开始远程办公,大家虽然不能上班,但是很多公司组织有线上打卡、培训。另外孩子们上课需要他们陪伴,他们多数待在家里不出去。出门闲聊的多为爷爷奶奶,带领小朋友玩耍。大家外出已经摘下了口罩,村舞蹈队的几位奶奶相约着一起练舞,有的甚至相约着打牌娱乐。
农业生产也在慢慢恢复。因为交通不通,开春成熟的萝卜、榨菜没法上市,趁最近天气晴好,家家户户晒萝卜干,做咸菜。镇上有四家指定农资店开始营业,只能线上或电话订购种子化肥,交易后农资店专门派车送货。这里春季和夏季田间种植以玉米为主,货物多为玉米、化肥。
手艺人要外出打工的,都在关注目的地政策,积极进行健康打卡,为外出工作做好准备。大家早上见面,都要交流各地政策,吐槽各种对湖北人的歧视政策。毕竟都没有出去亲身体会,只是乐观开朗的笑笑而已。要去武汉的人是最悲观的。大家可以接受到达后隔离14天,但是更愿意呆在家里再等等新政策到来。大家似乎很少交流在外情况、接下来的打算,也许大庭广众之下不适宜吧!
执行乡镇居民申请农耕流动后,开始有人员流动。邻居小妹妹随爸爸妈妈从万家乡外婆家回来了。当初我们预算的隔离时间是半个月,有些物品准备不足。
我想回家去,家里的网速快一些;还想去体验城区的隔离生活;观察人们的生活变化。3月4日妈妈收到允许返回中心城区的通知,3月5日爸爸在村委会办了手续,很快通过。可是爸爸作为共产党员,不能和我们一起回家,他要在曙光村继续当志愿者。他倒是可以送我和妈妈回去,顺便再收拾一下他的生活用品。
3月7日,街河市小学学生课本配送到了村部,村里的小学生们领到了自己的课本。而我只能羡慕,我的学校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真希望尽快收到课本。
社区志愿者打来电话,说送到我们家的蔬菜要接收一下。我们还没回家呢。爸爸推测,是我们的申请已经通过了,社区就会有分配。
其实,奶奶不希望我们回家,她准备了好多吃的让我们带上,光饺子就有二百多个,够我和妈妈半个月的早餐了,又宰了两只鸡装上。我们做着继续隔离的打算。
3月8日,我回到了新江口。妈妈在回家的车上就收到了教材派送信息统计,看来我也可以很快收到书了。回家路上我一直观察路边关卡的情况,我并没有看到人们传说中的严格检查。可能因为这天是返城日吧,也许封闭也在慢慢撤销吧,看来形势是在好转。
3月10日,我也收到了学校配送到长安社区的课本。今天一上午妈妈的手机里不停收到她的学生领到课本的照片,恍惚有一种新学期开学的感觉了。明天乡镇的同学也可以收到课本了。下午,大家都收到了《关于在松返松离松人员出行的通告》,也看到城管局对城区卡口进行拆除的图片报道。看来恢复正常生活指日可待。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
疫情之下,全国人民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春节。我也经历了一个“非常寒假”。居家抗疫的日子里,我耳闻目睹了乡村里普通人的生活现状。思考疫情对乡村的影响,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结论:
1. 疫情突发,准备不足,但是村部依照上级指示,工作落实,政策执行到位。联系村庄实际情况,很好地为村民服务。
2. 村民相信政府,响应号召,服从安排。大部分人能坦然面对,焦虑情绪不严重。
3. 村民重视孩子,看重未来,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体现在教育上。
4. 村民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强,健康打卡,网络代购,积极请教,努力坚持,很快成为“数字村民”。
第五部分 结 语
感谢曙光村委会为村民做的大量工作,保障隔离期间基本生活;感谢爷爷奶奶做好我的后勤保障;感谢爸爸妈妈帮我整理思路。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松滋市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1~20)
松滋每日疫情通报
松滋实验小学寒假延时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点 评】
小眼睛,大视野
● 山栀子
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写出5000字的调查报告,着实不易。没有沉入其中的生活体验,没有带着问题的用心观察,没有静下心来的独特思考,成就不了这样的篇章。
这是一篇很有广度、有深度,也有亮度的研究报告。
从研究选题看,小作者以疫情之下的乡村为对象,探寻重大疫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既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乡村,是疫情防控的链条的最末端,也是难点。选择这一题材,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从研究方式看,小作者以日记和随笔的方式,记录疫情之下的人们生活,从家人到乡邻,从自己到他人,从留守者到返乡族,从乡村到集镇和城市,从普通村民到基层干部,都有涉及,都有聚焦,真实又生动,引人共鸣和启发思考。无论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小作者在娓娓道来中,展示了社会各类人群、重点对象的生活轨迹和思想心态,以普通人的视角来揭示重大时代风云下社会的变化,可谓以小见大。深入生活,用心观察,切身体验,用心思考,这样的研究才能发现真相和真理。
从研究结论看,凸显了研究和调查的真实性、客观性。小作者直接摄取的生活镜头近30处(见文中加黑文字),这些既是生活的典型细节,又是研究的直接证据。基层组织、普通群众、社区志愿者、学校、服务业等在疫情之下的动态,都为研究和思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小作者得出的四条结论,有理有据,且十分符合疫情冲击下现行防控机制的反应状态。基层组织的应急反应、普通群众的心理情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社会效应等,这些结论都显得客观,有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大村民适应疫情之下的新变化,做好“数字村民”的结论颇有新意,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视野和见解,尤为独到,堪为“神来之笔”。
(作者系松滋市实验小学校长)
文章来源于乐乡树人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liuxue/34573.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