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3 11:03:44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河南省信阳市
看点:当下,“核心素养”是教育界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被称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那么,核心素养该是什么样子?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学校是什么样的?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接受搜狐教育专访,他认为,由于中国整体来说还是应试文化比较浓厚,总体上还是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核心素养的落地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他建议,第一,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招生权,第二,探索基于高校自主招生的,能够观察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考察模式,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才标准来引导基础教育。
关于未来学校,刘坚教授认为,好的未来学校首先一定是多样的;第二,未来学校的本质追求一定是基于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应试的;第三,未来学校要和自然界建立更多的链接。
搜狐教育:核心素养在学校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落地?
刘坚: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教育在我国也不断落地扎根、快速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受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组织(WISE)的委托,对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素养教育实施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最后提炼出六条各个国家和地区谈论较多的核心素养。
报告的发布,还引起了时任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以下简称“P21”)首席执行官大卫•罗斯(David Ross)博士的关注。2017年,大卫•罗斯博士到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双方在进行深入讨论后达成了共识,决定联合开展核心素养5C模型的研究。经过一年左右的研制,双方于2018年2月在“美国高中生学术十项全能中国赛”期间,发布了“21世纪核心素养的5C模型”研究报告,最终构成了核心素养的“5C模型”。
5C指的是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辨式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大要素之间既各有侧重,又互相紧密关联。首先是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我们在P21提出的21世纪核心素养4C模型(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的基础上,新增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是核心。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奠基性的素养。
此外还有审辩素养、创新素养、沟通素养、合作素养。很多学校教育企业都围绕“5C模型”做了一些探索,开放了一些资源或者开发了一些评估工具。“5C模型”和教育部在推进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面临一个挑战就是在学校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落地。
因为中国整体来说还是应试文化比较浓厚,无论是文化传统,老百姓的现实需求,还是制度设计,总体上还是崇尚应试,还是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核心素养的落地无论是舆论环境,教师的专业素养,现实的教学空间等方面都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所以就面临一个问题:核心素养是不是需要通过目标导向的,或者说评价导向的、考试导向的方式引起大家的注意,让大家意识到这件事很重要,但是这需要考试考才行。所以这就进入了一个悖论。
此外,在大规模的考试制度之下,想要通过一张试卷来考核学生的核心素养,几乎是不可能的。试卷可能部分的考察一些内容,但是总体上来说是不可能的,短时间的纸笔考试,带有筛选目的的考试跟应试文化是相呼应的,跟核心素养所倡导的精神是相脱节的。
第一,我们国家有没有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我们有没有倡导高校要进一步加大自主招生的比例?现实是我们没有赋予,或者正在收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
第二,我们没有探索什么是有效的,基于高校自主招生的,能够观察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的考察模式,我们没有留下空间做这件事。所以就更谈不上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才标准来引导基础教育,这也没有为高等教育提供一个好的建设基础。
所以在大的方向没有解决的前提下,在“面”上推动核心素养就会比较简单,但是在很多“点”上也在不断尝试,不断探索。包括很多学校都在进行一些探索,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艰难。
搜狐教育:您怎么看待中国创新学校涌现这一现象?
刘坚:这肯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了,在教育系统内推动教育的变革非常困难,真正的教育创新需要社会的力量。无论是一土学校、探月学院,我们需要外部的力量进入教育,他们有很好的的国际视野,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在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在国家层面制度设计上给予空间,让这些创新学校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我们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共同来推动教育改革。
搜狐教育:如果让您重新想象未来学校的话,未来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
刘坚:真正适合儿童成长的学校是我们未来应该追求的学校,去判断未来学校具体是什么样的这件事风险极大,如果让一个孩子在他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看到善良、合作、正义、审辨、创造性,我想这就是未来学校的基本形态。而形式对于未来学校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一所学校在全球各地教学,但还是用一种标准答案的方式,用一种单一的规范性的方式来评价学生,这不是美好的学校。但如果是一所很小的乡村学校,那里的孩子们充满阳光,非常善良;学校鼓励合作,鼓励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想这就是未来学校。
此外,我希望未来学校能够和大自然,和一年四季结合起来,这种和自然紧密联系的学校可能是更好的未来学校。城市化的、被人为修剪的环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儿童成长过程中,基于大自然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学校应该增加孩子们与自然互动的内容。现在有些城市的学校在土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还留出一片地用来种植农作物,让孩子们可以种花、施肥,感受到收获的喜悦,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收获。
所以我想好的未来学校首先一定是多样的;第二,未来学校的本质追求一定是基于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应试的;第三,未来学校要和自然界建立更多的链接。
什么是教育创新?创新就是重新回到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的初心。
搜狐教育:教育科技对教育是什么样的关系?
刘坚:第一,不是什么技术都能带来教育变革的,但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会给教育带来根本性改变,从这个角度讲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第二,越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越是在“联网+”时代,越应该给孩子“非网络”的空间,不要让孩子忘了自己的生活,这是互联网时代人们应该警醒的。
(微信关注“搜狐教育”获取更多教育信息,微信ID:sohujiaoyu。搜狐教育独家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谢绝转载!若有意洽谈搜狐教育采访、合作等事宜,请发邮件至cpcedusohu@sohu-inc.com)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liuxue/31898.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上一篇: 考研碰上疫情,复试怎么办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