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珺:国际学校培养“中国心”还需“中国芯”

时间:2020-01-12 04:48:38 来源:新浪教育_新浪网作者:山西省忻州市

导读:本文是由山西省忻州市网友投稿,经过酬谢造句编辑发布关于"滕珺:国际学校培养“中国心”还需“中国芯”"的内容介绍。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要坚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四个自信”。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学校发展迅速,据相关媒体2019年统计数据,我国共有1036所国际学校,其中既包括传统公办学校的国际部319所,也包括以招收中国籍学生为主、吸纳国际元素、采用国际课程的民办学校612所,此外还有部分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05所。

  国际学校的快速发展为满足人们的教育多样化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国际学校过于强调国际课程,也带来了新的育人问题。正如上海教育研究院刘耀明在《国际学校的中国基因与世界视野》中所言,家长与学生作为这类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导致学生在文化上的“断脐”。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国际学校认识到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在2019年开展的国际学校课程建设调查研究表明,尽管各个学校的表述不同,但大部分国际学校都明确提出“中国心、世界眼”的培养目标。这些学校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对学生未来走向国际舞台,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强调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日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民选在中国教育学会第32次年会上介绍了上海2015年“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项目的经验,提出德育要促成学生形成公民品性、文化自信、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这四个方面。“中国心”的培养还需不断深入、细化。

  当然,“中国心”的培养不能也不可能通过简单说教来完成,恰恰相反,需要赋予学生强大的“中国芯”才能完成。这既包括语言、知识等硬实力的获取,也包括技能、态度、价值观等软实力的培养。

  试想一下,一个对自己国家语言、文化和历史缺乏深入了解的学生,从何建立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从何理解国家认同的重要性?更从何谈起未来的全球胜任力?当然,这些都是“中国芯”最简单的“装备”,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通过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深层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真正启动学生“中国芯”的能量。

  (执笔人: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 滕珺)

  《中国教育报》2020年1月10日06版

  编辑:朱紫瑛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jiayouks/26970.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