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开放40年之教育改革变化

时间:2019-01-16 11:00:00 来源:高端教育网作者:zqq

导读:本文是由zqq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教育改革开放40年之教育改革变化"的内容介绍。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40年的时间里,是中国的飞速发展也是是中国飞速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飞速发展的40年,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奋起直追。习总书记曾这样说过: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在这四十年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让我们在教育中见证中国变化。

教育改革开放40年之教育改革变化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这是中国共产党对13亿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美好生活的起点。

改革开放40年来,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人才强国战略……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战略机遇面前,中国作出了攸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一条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之路在13亿中国人民的脚下铺展开来:恢复高考、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以浓墨重彩之笔绘就出一幅让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中国教育画卷,也让13亿用知识与信念充实起来的中国人成为托举民族复兴梦的强大引擎。

1、"十六字方针必须推倒。恢复统一高考从今年开始。"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211工程”是面向21世纪,中国政府集中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争取有若干所高等学校在21世纪初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学术水平,共有112所高校被纳入该工程。199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11工程”的基础上,做出了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的重大举措。

“211工程”和“985工程”以国家财政经费支持的方式提高中国高校办学水平,对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带来很大帮助,一批重点高校、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培养了大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人才,成为贯彻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教育改革开放40年之教育改革变化

图为邓小平与恢复高考后的考生合影

1999年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扩招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起点。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仅为108.4万,而1999年招生人数达159.7万,较上年增长47.3%。在1999年至2005年间,高等教育每年扩招速度在20%以上。到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6.7%,全国高等教育机构36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42所,普通高校学校的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除了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之外,2012年5月,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我国正式实施高等教育领域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必将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国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多次对教育发展和改革事业进行指示和部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章程制定核准工作基本完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把“建设教育强国”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并将“双一流”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双一流”即“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双一流”的建设以学科为基础,通过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来强化高校的内涵建设,带动整体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2、“教育改革要从体制入手”

1979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几位著名大学校长、书记关于《给高等学校一点自主权》的呼吁。《人民日报》还为此加了编者按语说:学校应不应该有点自主权,应该有哪些自主权,教育体制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希望全社会就此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份呼吁和这条按语,在高教界和整个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主要是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中央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人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从此开启了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门。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体制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等变革的要求,主要表现是:办学体制上,有限的教育规模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管理体制上,国家集举办权和管理权于一身,约束学校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教育创新;投资体制上,教育投资渠道单一,经费投人短缺,有限的投资经费使用效率又不高,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结构和体系上,不适应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展,教育体系内部的沟通和衔接不合理,影响教育事业为社会经济服务和人才成长服务的作用发挥;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上,国家对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统招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用人机制的改革。问题的清晰,促进了改革思路的明朗:

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办学活力和促进教育创新。

改革办学体制,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改革投资体制,坚持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筹措;政府保义务教育和分担普通高等教育大部分,个人适当增加分担非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完善教育经费拨款办法,发挥教育拨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增加教育经费和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招生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适应社会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由于坚持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的活力增强了,筹集经费的能力增强了,办学的规模扩大了,办学的布局、结构更加合理了,办学的特色也鲜明了。教育体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教育的水平和竞争力。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教育发展的成果以制度的形态巩固下来。

3、“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题”

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是从对应试教育弊端的反思开始的。升学至上是东方社会的普遍现象。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成了“应试教育”的场所,以分数高低论优劣,以考试成绩论奖惩,以升学率的高低论成败,教育的功能受到严重窄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应试教育的担优和批判逐渐强烈。不少基层学校根据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开展了力求体现素质教育观念的改革试验。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认识的深化和对教育育人功能的强化,素质教育的主张从理论到政策到行为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念和教育改革的目标。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决定》指出:“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各个领域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07年8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这把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素质教育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根本趋势。教育的基本功能一是促进社会的发展,一是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把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它通过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因材施教促进人的个性发展,通过所有人的素质提高,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下,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在迎难而上,循序破题,向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坚定迈进。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从恢复高考这一标志性事件至今,中国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恢复到改革、发展和创新的一系列巨变。回顾40年的艰辛探索,教育事业前行的每一步,都使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发生改变;回望40年的非凡历程,教育事业改革的每一次努力,都在为国家和民族书写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以上就是教育改革开放40年之教育改革变化的相关信息,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变化。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jiaoyugaige/720.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