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3 07:45:48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四川省乐山市
上周,被很多网友称作“史上最难”的2020年高考结束后,深圳多年来备受关注的高考前关关难过的“入学考”,再一次迎来“大考”。
深圳市教育局公开表示,深圳市幼儿园学位较去年新增3.3万个,总体来看可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深圳今年超常规强力推进高中学校建设,普高及职高总体学位可满足2020年符合深圳市中考划线录取条件考生入读高中需求。
面对深圳市教育部门的不懈努力,为何家长们的“获得感”并不强烈呢?这件事的背后,究竟折射出城市净流入人口城市哪些急需破解的共同性难题呢?
学位够了
为何家长还是觉得紧缺?
暑期将至,深圳市各幼儿园入学报名逐渐进入尾声。学位的紧缺,似乎到了白热化阶段。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己虽然有房子和户籍,积分也不少,但是孩子却没有办法入园。
上周,深圳市教育局表示,经过各方努力,全市学前教育可提供24.3万个小班学位,总体能满足学位需求。
同样,在升中考生的家长们的认知中,今年深圳上普通高中还是不容易。据悉,今年深圳中考报名人数约8.68万人,比2019年增加约6800名。
而据深圳市教育部门数据,全市学校安排高中招生计划8.5万人中,普高招生计划安排5.62万,较2019年增加6486人,其中公办普高招生计划增加6047人。
深圳市教育部门确实努力了。从今年3月数据来看,原本预期可提供的公办普高学位只有4.1万,现在还新增了一万多个。
一边是焦灼不安的家长,一边是甚感委屈的教育部门,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双方的认知误差?
其实认真分析不难发现,家长觉得入园难,其中一个原因是,家长入读公办园的诉求强烈,因为由于公办园收费不高、办园质量有保障。但公办园普遍报名人数远超招生计划。数据显示,今年全市报名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约24万人,较去年增长12.9%。
而在高中学位这块,教育部门满足的是“2020年符合深圳市中考划线录取条件考生入读高中需求”,但对于想上普高的家长而言,只有6成多的普高学位,让他们难免紧张。
正是彼此的认知不同,才让学生家长们在所谓充足的机会面前,生发出强烈的不满。
是入学压力
其实也是城市吸引力
不断上升的入园、升学压力,其实也以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深圳市不断增强的城市吸引力。
2015年以来,深圳常住人口增速远高于前5年。而2017年则是一个“爆发”之年。这一年,深圳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60多万,常住户籍人口也比上一年增加了50万。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了49.83万,增量居各城市首位。
2014年之前,深圳全市常住人口增速已逐渐放缓。为何到了2015年,深圳常住人口就突然开始了新一轮的“井喷期”呢?
人口大量涌入的背后,与深圳出台人才安居政策、落户宽政策息息相关。
自2015年1月1日起,深圳就对新引进入户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包括非全日制学历)发放本科6000元/人、硕士9000元/人、博士12000元/人的租房补贴。
这个政策迅速向外界传递出一个讯号:深圳欢迎你!
2016年,深圳又提高了上述补贴标准,并在大城市中再开先河,提出:大专以上学历者落户,名额不受限制!
2017年起,深圳每年放出10000个积分入户名额,积分主要取决于居住和就业等情况,完全无学历要求。
来了就是深圳人,就是在这些不断放开的政策过程中,深深刻入全国人民的脑海中。
与此同时,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也是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才的重要因素。
从深圳近几年人口增长的结构来看,其就业人口的增长占据了高比例。2015年末至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了164.79万人,同期就业人口增加了144.11万人。2018年,深圳就业人口突破千万,达到1050.25万,占常住人口的80.6%,这一比例远高于北上等一线城市。
此外,有数据可以佐证,被深圳吸引来的,大多是青壮年人口。因为从在园儿童、小学生数量的增长率可见一斑。数据显示,自2010年来,深圳幼儿园在园儿童人数的增速放缓,但总量持续上升,并于2017年突破50万人。
2019年,深圳在园儿童人数高达54.6万人,超过了北京和广州。2020年,深圳中小学人数也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这些青壮年人口,也给深圳贡献了不少二孩,深圳教育局表示,自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深圳适龄儿童入园人数于近年达到高峰,幼儿园学位需求也随之激增。数据显示,今年全市报名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约24万人,较去年增长12.9%。
前方落户政策宽松
后方公共配套资源紧缺
深圳在赢得人口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口急速扩张的后遗症。
在当下的中国,城市是按户籍人口配置政府公共资源与服务。
长期以来,深圳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本来就严重倒挂。2014年之后,深圳市常住非户籍人口一直攀升,2018年更是增长近30万人,创下了近十年来第二个高峰。截至2018年,深圳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仅为34.9%。而同一时期,北上广的户籍人口占比分别为65.3%、59.7%和62.2%。
从实际管理和服务的人口总量来看,深圳2008年已达到1296.3万人。十几年后的今天,深圳实际管理和服务的人口总量已经超过2200万人。
作为一个超级大城市,人口结构倒挂的结果,自然是教育、医疗等政府公共资源与服务的严重不足。这也已成为深圳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个无法避开的短板。
像龙华、龙岗、宝安这些区,为何成为各种学位缺口的重灾区,就是与其人口结构有着极大的关联度。虽然2019年深圳市共新增63家幼儿园,主要分布在龙华区(14家)、宝安区(16家)、龙岗区(18家),但远远不能解渴。
据统计,这三个地区的常住非户籍人口均超过了100万,是深圳市常住非户籍人口最多的区域,占全市常住非户籍人口的66.9%。
而非户籍人口享受的教育资源和户籍人口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以龙华区为例。据龙华区出台的整体入学评定办法,基础分为60分,深圳有房每个月加0.1分,租房同样计分,深户从入户开始每个月加0.1分,上不封顶,非深户按照社保积分来算。此外,独生子女可加1分。
这样一来,即便有房有户,但如果购房入户的时间较晚,就算是按一类标准来积分,那孩子成功入学的几率也并不大。如此看来,家长们的拼尽全力还是“晚了一步”!
来了就是“城里人”,
可如何共享城市发展红利?
“来了就是深圳人”,已经成为了深圳城市包容的象征,也增强了城市的人才竞争力。但来了后,“深圳人”也分彼此,并不是享受无差别的待遇。他们不仅要拼积分,拼户籍,还要拼房。这些都没有,就得拼经济实力。
深圳市提出,2020年户籍人口新增50万人。尽管这次深圳提出一个约束条件:审批类迁户指标控制在16.5万人以内。但不断加入的人口,将让学位竞争的压力如影随形。
其实,学位的压力,不单止深圳一市。近年来,因为大湾区建设的驱动,珠三角不少城市呈现人口净流入高增长态势的同时,也给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套设施带来压力。像佛山,2018年底甚至一度取消购房直接入户入学政策。政策才执行两年就赶紧“拉闸”,就是因为像学校这些公共配套设施“顶唔顺”了。与之相反的是,在广州南沙,因提前配备的学校资源,让它赢得了不少加分项。
今年6月底,深圳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在答复市政协委员提案时透露,全市财政公共预算学前教育投入从2018年年初的20.79亿元,增长至今年年初的72.1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86.28%。今年,深圳财政公共预算学前教育投入占全市财政公共预算教育投入的8.57%。
深圳市财政局也表示,深圳每年将15%的地方教育附加收入,作为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以制度形式保障学前教育资金来源。
投放的钱不可谓不多,可是要注意的是,规划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眼光。而这也是当下人口净流入城市必须直面的问题。如果还是按照户籍人口来匹配资源,家长们的“怨忿”必将年年不断。
要驱赶这些“怨念”,就得另辟蹊径。
南都记者注意到,新近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提出:“推进公共资源由按照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照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按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而不是按户籍人口更不是按中心城区来倾斜资源,这是一场打破利益格局的重大的改革尝试。
哪里集聚有人,哪里就提供服务!
深圳在这方面急需破题,也可以为其他人口净流入城市做出先行示范。
出品:南都大湾区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黄海珊 实习生王诗琪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gaokao/43131.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