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30 08:37:57 来源:新浪教育_新浪网作者: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上海科技大学印杰:研究型大学是原始创新的驱动力
中新网上海4月29日电 题:(浦东开发开放30年)上海科技大学印杰:研究型大学是原始创新的驱动力
作者 樊中华 李姝徵 郁玫
这一问题或许可以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科学城中获得答案。上海科技大学(下称“上科大”)作为一所坐落在科学城中的研究型大学,生而成为张江科创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科大从某种程度上即是为张江科学城而生。经过20余年发展,张江的科技与产业在国内领先,但高等教育布局相对滞后。上海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要建立研究型大学、研究院等,促进教育跟科技、产业的融合。”上科大副校长印杰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为原始创新而生
1992年,上海浦东腹地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是中国第一座以“高科技”命名的园区,为的便是“浦东的发展、上海的振兴不仅要靠传统工业,而且还要有高科技产业。”
在印杰看来,张江在科技与产业实现迅猛发展后,便会对原始创新这一更高层次的驱动力产生需求,从而自然催生研究型大学出现。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在社会变迁中都有两次较大的转型,第一次是为适应工业化需求进行扩张,第二次是后工业化时代,知识创造成为经济主要推力,高等教育就必须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就会催生出更多的研究型大学,”印杰说:“2010年左右,上海对知识创造能力和这类人才的需求开始快速攀升。”
2013年,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创办,成为一所“顶层设计”下的全新研究型大学。
“为什么要与中国科学院一起办大学?因为研究型大学首先是科技与教育的融合。上科大建校是先建科研设施,再建教学设施,以此吸引高水平学术人才;先招研究生,再招本科生,以科研为导向。这与传统中国大学建立的过程相反。”印杰说。
研究型大学如何进行产学研转化,成为创新产业生态中的“关键链”?
“科研成果与应用之间通常存在鸿沟,我们通过制度创新去弥补,”印杰解释,上科大鼓励教师用自己的成果开公司,可担任董事长或首席科学家,但不直接做经营管理工作,因为“教师仍需在校培养学生、做原始创新研究,这样不仅可不断产出新成果,也可引领学生更了解创新需求。”
支持这一成果输出模式的,是上科大面向全球的招聘体系和终身教职考评机制,以及高度专业的校内成果转化支持部门和投资平台。“校内支持部门可按照不同领域,对创新成果进行产业化路径选择的支持与引导,”印杰说。
从专注领域前沿创新的教师,到激发思维的教学模式,再到有效缩短成果转化路径的平台支持,上科大打造了原始创新驱动的产学研用投“闭环”。
“不但要培养出好学生,做出创新成果,还要将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印杰称。
为科创生态辐射“科学力量”
印杰指出,张江面向“科学之城”的发展实质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前5-10年建立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设施、上海高等研究院等一批科学设施;第二步即是建立了研究型大学;有此基础之后,张江的发展恰好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合拍同行,成为打造创新策源地的重要承载区。
“上科大作为张江科创生态中的重要部分,首先输出了人才,这不仅指学生,还有青年教师、教授,”谈及研究型大学在生态中的重要角色,印杰说,“张江很多企业都会到学校来与教授聊天,听取建议,碰撞火花。”
此外,上科大举办的学术讲座、国际会议等通常都会吸引大量的科创企业前来参加。而更多的大型企业会关注研究型大学不断涌现的创新成果,并主导其与当前的前沿产业进行有效结合。“这会使创新成果的产业价值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转化为发展动能。”印杰说。
而上科大的科研设施与张江的大科学装置、大型企业的研发中心等共同构成了张江科创生态中层级完整的“公共平台”。
“人才、设施、成果、氛围,是研究型大学科学‘辐射力’的体现,”印杰说:“对于科技创新而言,物理空间上的聚集十分必要,任何一个地方的创新都与高科技人才的密度成正比。”
提及张江的未来发展,他充满信心:“未来五年这里还会有一批科学设施建成,再加上复旦、上海交大、上科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几平方公里可能就会容纳几万名科学家和教授,张江的未来不可限量。”(完)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gaokao/36858.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推荐文章
热文排行
热门标签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