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下一步聚焦什么?这份方案给青年科学家发礼包

时间:2020-03-11 04:52:46 来源:搜狐教育-搜狐作者: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导读:本文是由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网友投稿,经过三灶岛万人坟编辑发布关于"基础研究下一步聚焦什么?这份方案给青年科学家发礼包"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基础研究下一步聚焦什么?这份方案给青年科学家发礼包

如何解决从0到1的原创突破,是取得基础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成果的动力源头。

科技部、发改委等部门于3月初公布了《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从优化原始创新环境、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科学研究方法手段、强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始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管理服务等几个方面,提出强化基础研究的原创导向,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邓大胜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个方案实际上就是一个具体措施。“它是几个部委联合制定的,所以也属于科技层面的集体协作。”

基础学科以及企业联动

科研活动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到一定时间就会出现质的转变。

从我们日常运用的移动通信、定位系统、互联网,再到气象卫星、量子计算等,这些科学技术的成果和发明,早期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时间用于基础研究。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基础研究经费达10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尽管我国近年来在基础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强,但是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因此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基础研究的发展。

2018年初,《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发布,在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等方面做出部署和安排。

此后,又陆续提出推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落地;通过《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修订草案)》,其中自然科学奖加大了对基础研究的激励,强调了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相结合等举措。

而在本次方案中,不仅有对基础学科的支持,也强调了企业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比如,在强化国家科技计划原创导向方面,方案提出稳定支持各学科领域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的支持,稳定支持一批基础数学领域科研人员围绕数学学科前沿问题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夯实发展基础。

最新的动作是,我国于2月公布了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名单。记者从多个高校官网查阅到,目前已有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作为依托单位,获准建设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这13个已经公布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各区域特点紧密相连,将聚焦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及企业发展重大需求中的数学问题,推进数学与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对接融通,加强数学家与相关领域科学家及企业家的合作与交流。

比如,上海应用数学中心将依托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相关高校和代表性企业进行组建。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智能设计与制造中的数学应用”以及“航空制造中的数学应用”。未来,上海应用数学中心将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金融、生物医药、大数据方向等领域关键数学问题进行集中攻关。

而依托武汉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小米科技等相关企业共建的湖北应用数学中心,旨在加强应用数学家与其他领域科学家及企业家的合作交流,实现数学科学与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对接融通,并将围绕精准医学、人工智能、智慧物流,以及密码与编码学和高精度原子钟等领域,展开高水平应用数学与数学应用研究,培养数学人才。

其实,类似上述这种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联动合作的模式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

本次方案中,也提出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机构合作,共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联合实验室,加强企业实验室与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紧密衔接和实质性合作,促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周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变得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好的信号。但同时,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时候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

他解释道,企业是需求端,而高校一般偏重学术研究,所以需要双方建立一个长期的互动模式,让合作能够及时沟通并允许试错。例如尽管这次双方合作没有达成,但是二者都认可对方的想法、技术和研究能力,那么下一次的合作仍能继续。“来回之间,企业和高校的互信模式就会建立起来。”

年轻基础科研工作者的培养

方案中另一个让科技工作者关注的,是对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具体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措施。分别是建立健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机制、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在国家科技计划中支持青年科学家。包括,抓住中青年时期这一实现原创性突破的峰值年龄,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培养青年人才;在重点研发计划中加大对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支持等内容。

基础研究下一步聚焦什么?这份方案给青年科学家发礼包

这也和我国当前科研工作者的年龄构成密切相关。

中国科协2018年年底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平均年龄为35.9岁,而在2008年和2013年的两次调查中,这一数据分别为37.4岁和36.8岁。

在今年1月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进一步呈现年轻化,超过60%的完成人年龄不足45岁。青年人才已成基础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

邓大胜说,国际上类似诺贝尔奖获得者等杰出科学家,他们最重要的原始创新成果的诞生,基本都是在35岁上下这个年龄区间,40岁以后才取得突破性成就相对来说较少。

在他看来,本次方案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确定了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

他对记者解释道,人才的培养有一个长期和短期的问题。比如科技项目管理,主要是任务导向的锻炼和推动。除此之外,还有更长远的培养,方案第十一条就讲到了“重视素质教育养成,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创新能力的教育培养,培育一批具有基础研究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属于教育层面的内容。

而除了项目导向和教育层面的培养,位于两者之间,还存在一种以支持人才为主的项目。“这次明确提出了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也是我们科技界长期以来的一个呼吁,对有潜力的年轻人提供稳定的支持。”邓大胜说,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决定了科研工作者将会继续呈现年轻化,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得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竞争项目,为拿经费去准备申请、答辩材料,过多地耗费时间。这种长期的项目,能让年轻人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科研本身,“而且这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方向,并不是说哪个领域是热点、经费多就去申请并调整研究方向。”

方案提出,准备支持一批30~40岁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有志于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科学家,瞄准重大原创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学问题,在数学、物理、信息、生物、医药等应用基础领域开展基础研究。按方向选人,按人定项目。被推荐人根据确定的重点方向提出项目。项目负责人自主确定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承担单位对项目团队成员可实行年薪制等灵活分配方式等等。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是1991年的6.2倍,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责编:黄宾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责任编辑:

本文网址:http://www.gaoduanedu.cn/gaokao/32630.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高端教育】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高端教育】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027-51118219

业务 QQ :1440174575

投稿邮箱 :1440174575@qq.com